初冬时节,寂静的蓟县于桥水库再次热闹起来——洁白的大天鹅、成群的赤麻鸭、姿态优雅的灰鹤、白鹭,一批批南迁的“贵客”,纷纷在此驻足,或闲游觅食,或展翅翱翔。蓝天碧之水间,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画卷。为什么这些曾经在隆隆的开山炮声中一掠而过的“过客”,如今频频光顾蓟县?是什么原因吸引这些喜欢幽静的鸟类“旅居”于此?不言自明,来自于蓟县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近年来,蓟县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生态立县”为抓手,按照本市“南北生态”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北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蓝天、碧水、生态修复、绿化美化、清洁能源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6大工程,把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京津“后花园”,散发出强劲的生态经济张力。据统计,1至10月份,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6亿元,同比增长27%;财政收入26.43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同比增长68.5%。
荒山着绿装 “包袱”变“财富”
蓟北山区曾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作为曾经的本市建材基地,山区大量林木被砍伐,沙石料掠夺性开采,留下的是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群众生产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生态恢复刻不容缓。蓟县县委、县政府抓住山区综合开发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契机,连续十年实施生态恢复建设工程,实现了由“灰色GDP”向绿色经济的华丽转身。10年间,累计投资近2亿元,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四项措施,完成营造林64万亩。关停了300余家小石矿、小白灰、小选铁污染企业。实施了大兴峪、小渔山等4个山体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了蓟平高速两侧废弃矿面修复。通过治理,昔日的荒山秃岭变绿了,全县林木覆盖率由35%提升到47%,山区林木覆盖率更是高达73%。十年树木为山区农民带来了财富。目前,蓟县经济林总面积已达到33万亩,形成了磨盘柿、板栗核桃、酒用葡萄三大果品基地,年产果品5万吨,产值3亿元。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年可实现销售额2.6亿元。山区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盘山、八仙山、长城、九龙山等17个景区及1200户农家院,年可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元。据统计数字显示,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12年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山区成功实现了由“包袱”向“财富”的精彩跨越。
掐断污染源 保护“大水缸”
位于于桥水库北岸的穿芳峪乡刘相营村是个养殖专业村。多年来,农民饲养的一批批生猪和蛋鸡,提升了这个水库近水村百姓的生活,但养殖业带来的污染,也严重威胁着水库的水质安全。为从根本上掐断污染源,有关部门在此启动了生活污水微动力生态处理示范工程。刘相营、大辛庄、小辛庄和姚白庄4个村的生活污水,经沉砂拦污、厌氧生物过滤、太阳能曝气和人工湿地优化集成几项生态工艺处理后,原本浑浊不堪的污水变得清澈见底。日4000立方米的水处理能力,有效改善了该区域水体水质。由这些经过处理的水涵养的人工湿地,长满了菖蒲、芦苇和碧荷,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据了解,于桥水库周边21处需治理的沟口,将全面推广使用这项技术,用以改善水环境。
为保护好“大水缸”,蓟县实施了“以鱼养水”工程。每年,向水库投放近千万尾净水鱼种。同时,还规划了水库沿线的西龙虎峪、五百户和别山三个乡镇的30多个村构建立体生态格局,山顶栽种松柏等常绿树种,山腰栽植黄栌、火炬等彩叶树种,山脚种植酒用葡萄、核桃等经济林。连续3年栽植的500余万株树种,不但很好地起到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作用,而且还在水库周边打造出了一条35公里长的生态经济带。
三大工程 水更绿天更蓝蓟县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从城区、景区、镇村三个层面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
实施清洁能源工程。投资9700多万元加快改燃并网和烟气除尘脱硫,拆除了城区内百余座小供热站和小锅炉,实现改燃并网120万平方米。在农村建成户用沼气池9138座,发展“猪—沼—菜”、“牛—沼—鱼”等循环经济1600亩。同时,着力解决大唐和国华两个最大发电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问题,投资5.7亿元进行脱硫改造,实现年削减二氧化硫2.9万吨。
实施碧水工程。大力推进城区污水处理管网提升改造,先后投资近1亿元建成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3.4万吨,使城区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在130吨以上,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先后完成州河公园、府君山公园、三八水库周边以及环城路、燕山东路、盘山南路等一批绿化景观工程,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084万平方米,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