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在线云招商

王坚在云栖详解城市数据大脑升级版

时间:2017-10-13 00:00:00  来源:  作者:

2016年,云栖大会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布: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一年过去,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不断升级。

如今城市数据大脑1.0正式发布,并交出了用智能治理城市的周年答卷:接管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平均拥堵时间下降9.2%,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在萧山,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

上塘高架交通效率显著提升

“城市数据大脑”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上,各种即时交通数据不断冒出,经过云计算分析数据,作出应对方案,影响着杭州各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

与去年相比,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的试点范围又扩大了,还加入了纵穿城市南北,杭州市最拥堵的一条高架路:中河-上塘高架。

说到上塘高架,很多杭州司机过去避之不及。而如今有了城市数据大脑,它的交通效率提升了多少呢?据统计,每辆车在高架上的行驶时间节省了大约10%。

因为城市数据大脑,杭州第一次了解了在中河-上塘高架上行驶的车辆数:60万辆,占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一半。以每辆车在高架上行驶半小时计算,城市数据大脑至少节约了杭州人150万分钟的时间,相当于1000多天。

目前,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已经可以做到每15分钟调整一次信号灯,高峰时期,试点区域的平均行车速度提高15%,区域整体平均拥堵时间下降9.2%。在它的背后,杭州专门成立了“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直接投入了数亿元。此外,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领军企业分工合作,不断投入人员和设备,不计回报地进行研发。

下一个登月计划 催生世界级技术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认为,如同60年代的登月计划带来了通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城市数据大脑也将为世界科技创新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探索平台。

车流量大、路网复杂、路面立体,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特点。城市数据大脑通过一个普通的摄像头,就能读懂车辆运行状态和轨迹,同时实时分析来自交通局、气象、公交、高德等13家机构的海量交通数据,这一视频数据处理规模全球罕见,催生一系列世界级技术。

为完成复杂场景下的车辆检测任务,城市数据大脑的iDST视觉计算团队提出基于区域融合决策和上下文相关的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解决多视角、多姿态及车辆遮挡等问题。这一技术成果打破了全球权威视觉算法测评平台KITTI的世界纪录,将车辆检测率拉升至90.55%,从而帮助机器更好地看懂世界。

今年城市数据大脑还有3篇技术论文入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M MM,涉及交通事故识别、人流轨迹判断、交通数据样本研究等领域。

电商图像搜索技术的成功经验也被放到了城市场景。城市图搜技术上线,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车、步行人、骑行人、道路、建筑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目标,进行识别、索引和搜索,准确率达99%以上,精准度甚至细到颜色、车牌的某一字段。

城市数据大脑视觉智能负责人、iDST副院长华先胜表示,城市数据大脑的应用场景是许多技术研究的起点,研究成果都将帮助到城市数据大脑的落地。

数据曾经只是城市规划院的“工具”,但在城市数据大脑的不断技术攻坚下,数据将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50年的杭州什么样?

一年前,城市数据大脑被定义为“杭州代表中国的城市为世界做一次探索”。时隔一年,王坚认为,城市数据大脑是“杭州献给世界城市发展的礼物”。

重塑城市未来——对于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的“升级版”,王坚这样给它定义。作为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的发起者和力推者,王坚做过大量调查和数据研究。“尽管现在很流行回归乡村,但数据显示,未来80%的人依然会生活在城市。”

王坚说,城市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但也有些遗憾,比如拥堵这种城市病。而城市数据大脑,正是用数据资源来治愈这种病的。未来,城市数据大脑将成为城市新的基础设施,利用数据资源来解决问题。

以交通治理为起点,经过一年试验,城市数据大脑已经首先消灭从摄像头到红绿灯“最远的距离”,并且落点到了更多城市,包括苏州、衢州、澳门等。

2050年的杭州是什么样?王坚此前给了一个猜想,未来城市会拥有100万倍的数据,只消耗1/10的水和电,不断优化道路资源,让原本需要修路的土地变成公园,让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一个值得期待的消息是:未来,整个萧山区都将成为城市数据大脑的覆盖范围,包括即将兴建的亚运村。届时,整个世界将见证杭州大脑的神奇力量,杭州也为全世界的城市发展送上了一份大礼。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