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成功签约,27个新增项目开工建设,10个投资超亿元的在建项目快速推进,21个新增项目正式投产……初秋时节,在省级怀宁经济开发区,一浪高过一浪的“投资热”、“开工热”、“投产热”扑面而来……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诸多压力,怀宁县委、县政府科学施策,精准发力,以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建设与提质增效等“五大攻坚战”为主抓手,助推县域经济换挡提速、逆势上扬。
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5亿元,同比增长7.7%,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老字号”焕发“新动能”
安徽科林人造板有限公司是怀宁县一家颇具实力的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和国内板材市场竞争的双重影响,这家“老字号”企业也遭遇“成长的烦恼”。
为另辟蹊径,该公司主动求变,将目光由过去的“中低档”瞄向“中高端”市场。
今年6月,计划投资5.1亿元的“年产35万m3高档刨花板生产项目”在县经开区顺利签约。
该项目以德国技术为依托,采用连续平压机生产线生产,引进的关键设备和生产工艺均处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建成后,产品大部分出口欧美,年销售收入可望达到4.5亿元,利税将实现成倍增长。
”公司董事长朱家科兴奋地说。
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制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创新向新产品要竞争力,“科林”的发展路径折射出怀宁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以持续的技术改造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内生动力的持续释放。
近年来,怀宁在技改上的投入从不吝啬,今年以来,全县工业技改投资30.35亿元,同比增长12.4%。
1至7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5.9亿元,同比增长6.3%。
“产业链”融合“创新链”
于2005年落户怀宁的安徽永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从当年只有50名员工的小微企业起步,发展成如今总投资近5亿元、拥有员工1500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创新这个发展原动力。
5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创新科研成果,帮助企业快速起跳,2015年公司销售收入一跃突破10亿元大关,完成税收2352万元。
为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怀宁县以产业链核心环节为突破口,以培育和引进领军企业为重点,通过加快实施调转促“495”行动清单,培育壮大以银球轴承、福斯特、嘉乐斯乐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及机械加工业,以瑞沃科技、福恩光电为代表的电子显示及光电产业,以永恒动力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
一系列新政策、新机制助推了园区科技创新潜力竞相迸发,永恒动力在进一步严控成本核算、大力降低能耗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我们的目标是,力争今年产值达到12个亿,税收翻一番,达到5000万元。
”公司负责人胡满娣信心坚定地说。
得益于丰厚的创新沃土,今年以来,怀宁县发明专利申请达到227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69件,获授权发明专利31件,同比分别增长68%、54%、13%。
前7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3.2亿元,增长11.3%,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35.2亿元,增长38.5%。
“软环境”提升“硬实力”
“政府对企业不遗余力的创新扶持,倒逼我们不得不加大科技投入。
”安徽省福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孝德深有感触地说。
创建于2011年的福斯特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铝合金车轮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落户怀宁以来,企业效益逐年提高。
针对汽车轮毂市场需求旺盛而企业自身产能不足的矛盾,为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初,县经开区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为该公司成功获得3000万元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支持。
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项目的牵动,福斯特公司便放开手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对外招商。
今年5月,由该公司和马来西亚JRD公司、台湾弘大精密股份有限公司等三方合作投资建设的“超轻轮毂生产项目”在怀宁成功签约,协议投资额达到10亿元,“该项目利用新材料、新工艺进行研发生产,使汽车轮毂实现了轻量化,核心竞争力将得到显著增强。
”胡孝德介绍说,“该项目建成达效后,年产值可达到11.25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出口创汇可望达到5000万元。
”
为了让像“福斯特”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深深扎根于怀宁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让科技创新之树枝繁叶茂,怀宁致力于打造政策高地、服务洼地。
今年1至7月份,县经开区共兑现企业奖扶资金675.7万元;帮助1家企业获得3000万元专项建设基金,在今年第二批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申报中,有3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已进入国开行尽职调查阶段,基金总额达1.66亿元。
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也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在怀宁“落子”布局。
今年头七个月,县经开区新增签约项目35个,协议总投资46.21亿元。
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4.6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0.7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4.87亿元,实现税收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16.7%、12.4%和42.9%。
(怀宁政府办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