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在线云招商

差异化发展让福建“参三代”迎来新机遇

时间:2016-05-05 00:00:00  来源:新华社  作者:

  “从我爷爷算起,我们祖辈三代都以种太子参为业,我是地道的‘参三代’。虽然这两年价格不太理想,但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养生产业,我们县也把它当成支柱产业来扶持发展,所以这参不仅还要种下去,而且要种好。”

  日前,在闽东柘荣县城郊,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为参田除草的陈旺玉。

  祖孙种参 30年换3次新居

  陈旺玉今年33岁。17岁中学毕业后,他就回到老家--柘荣县英山乡凤洋村,跟着祖父、父亲种植太子参,算起来已经16年了。

  祖孙三代种了几十年的太子参,太子参已然成为陈旺玉一家的重要生计。

  “爷爷当年种太子参,买了一座老房子;后来,老爸用74斤的太子参,在村子里盖起新房子;2002年我们又用卖参的钱在县城买了房子,全家都变成了城里人,住在城里,忙碌在乡下,小日子过得还行。”

  在凤洋村,大部分村民也以种植太子参为生。据村主任陈健介绍,该村在册户口160多户,共50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一万元左右。

  陈旺玉家今年种了20多亩太子参。

  “最近几年,太子参价格一路下滑,从最初一斤可以卖到180元左右,到去年一斤只买到3、40元。如果一些大厂家统一收购且保持合理价格,我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旧品种太子参,叶片虫害斑点明显。

  技术创新,改良种子将当家

  陈旺玉正在除草的这块参田,是他家专门租来种植太子参新种的试验田。

  作为珍稀中药材,柘荣太子参以色泽晶黄、块根肥大、气味浓厚,含有太子参多糖、太子参皂甙、多种微量元素及人体所需16种氨基酸而享誉国内外。上世纪80年代,该县开始围绕太子参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至2005年,“柘荣太子参”GAP生产标准已成为全国太子参生产的指导标准。2007年,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为了进一步提高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柘荣县十几年前引进了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整合控股“福建柘参种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一直致力于太子参种子改良的研发,目前,已研发出最新“柘参3号”,相较之前的1号、2号种子,其产量可提高20%。同时,经过脱毒后,其种苗也更健康,不易得病,从而保证了所产太子参的质量。

  目前,“柘参3号”已在多个乡镇与村民进行合作种植,陈旺玉老家也是试种地之一。

  “再过一两个月,就是太子参的收成季节,如果这个种子不错,来年我们家的参田,就都种它了。”

  锦上添花 百亿药城呼之欲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柘荣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有6万亩,其中太子参种植占了将近一半。

  柘荣正举全县之力打造大型中药材生产集散基地,是陈旺玉这些“参三代”敢于大力扩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伴着太子参的生产,柘荣药业崛起已有20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起,围绕太子参,该县专门成立了药业发展局,优先发展药业产业,并先后创办了闽东第一制药厂、第二制药厂。

  目前,柘荣县已开发利用的中药材达30多种,形成了以太子参为龙头,白术、木瓜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县已有药企20多家,开发“准字号”产品258个,“食健号”产品23个等。2015年,其总产值已突破26亿元,成为该县的一个支柱产业。

  根据新的发展规划,柘荣将举全县之力打造中药材生产集散基地。规划中的药业园区面积达4100亩,目前已投入5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已初具规模,并已有十几家企业入驻。其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集药材培育--饮片加工--提取纯化--产品--流通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一个“百亿药城”。

  “对于柘荣的未来,县里认为:相比较占有市场、交通优势的其他地区,柘荣地处高海拔地区,发展工业有很多限制,拼工业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走差异化的路子,比特色、比增幅、比持续,在保护青山绿水中统筹发展,围绕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绿色生态蛋糕’。县里也是一直按照这样的路子谋求发展。”柘荣正药业发展局局长袁济端表示。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