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区金泓集团成功引进曾在6家世界500强企业从事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的游晓蓉博士,她带来的项目将填补亚洲空白;在南海新区创业的比利时籍专家约翰·文,因在太阳能光电领域的卓越成就,荣获2017年度“山东省荣誉公民”称号;南海新区纳川管材总工程师时晨入选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项目……2017年以来,我市引进的大批高端人才积极发挥智力优势,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加快实施。
我市通过打造人才政策洼地,搭建人才引进平台等方式,坚持将自主创新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将人才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走出了一条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之路。
出台20条“人才新政” 打造引才引智强磁场
在金泓集团,刚引进的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部原首席技术官游晓蓉博士,正带领团队研发新型BPANI涂料产业化项目。依托这位国际高端人才,金泓集团要建设亚洲首条BPANI涂料生产线。据测算,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均销售收入8.4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引进游博士,带来的不仅仅是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还可以降低食品出口企业的检测成本,有效避免相关企业因包装材料质量不过关被退货、索赔而遭受损失。”金泓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夏继永说。
“人才成为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在人才引进中,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夏继永说。为引进游晓蓉这位顶尖人才,我市相关部门积极申请享受省委组织部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的相关政策,而金泓集团也拿出部分项目利润作为技术分红,以最大诚意打动人才。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徐希平教授同样被威海丰厚的人才支持政策所吸引。荣成市为引进徐希平教授,在保证兑现各级人才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其项目的固定资产进行垫资建设,约定项目纳税超1亿元后,企业可按照原投资成本回购。
政府建设厂房,人才只需带着技术来生产即可,面对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徐希平最终将其在国内外20多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以及多学科的研发团队一起带入威海,投资建设山东奥萨制药健康产业园项目。这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致力于创新医药以及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是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成长性新医药技术企业。
经济转型升级,动力在创新,核心在人才。我市出台一系列人才支持政策,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引才强磁场。在深入推进“英才计划”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20条“人才新政”,在人才管理上“放权松绑”,建立人才举荐制和“同城化”人才聚集机制,并将顶尖人才团队支持资金提高到1000万元,着力打造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为保障政策落地,我市还优化人才工作考核办法,明确39项考核目标和20个特色项目,采取定期调度、领导约谈等方式,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设置35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全力保障重点人才项目支出。
实施“一区一园一策”工程 打造集聚高端人才蓄水池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2017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上,来自16个国家的62位外国院士、专家以及人社部创业导师、海外留学人才等共181名高层次人才齐聚威海,签订人才项目合作协议43个,达成合作意向32个。
英创会是我市着眼于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来威创新创业打造的引才平台,我市借此搭建起精准对接、靶向引才的高端人才交流平台,促成了巴比奇·瓦列里、危岩、朱林、郭屹等多名院士、“千人计划”专家与我市深度合作。
我市坚持平台支撑、高端引领,立足威海需求,树立国际视野,紧扣全市重大发展战略,聚焦院士、外国专家、博士后等重点对象,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华,必须给人才搭建舞台。立足区市特点和产业基础,我市实施“一区一园一策”工程,设立了环翠区博士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高区院士创业园、经区外专“千人计划”创业园等产才融合园区,制定差异化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吸引力和项目聚集度。
此外,鼓励本土企业积极走出去“借智发展”,建设32处海外研发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吸纳当地人才为我所用。迪尚集团在法国、德国等6个国家设立了设计师工作室,直接吸收全球顶尖设计人才为企业所用,西班牙设计师工作室CHI WAI团队为迪尚设计的产品,年销售额达6000多万美元。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6万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13人,泰山系列人才7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