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敢闯
4月14日,来到浠水县关口镇黄龙尖村,只见连片的小型水泥柱,分布在山间的水田里,还配套有铁丝网架:田头,藤蔓正在抽发。村支书王锦军笑着解释,这种作物叫瓜蒌,是自己从安徽引进的,其果实、果仁、根茎都是上好的中药材。
原来,王锦军早年曾外出当保安,结识了当年的保安队长、后来的安徽药材种植大户老王。2015年,脱贫攻坚号角吹响,王锦军发愁如何带领大伙脱贫。得知安徽老友老王种瓜蒌早就致富了,王锦军连忙组织村里的老党员前往学习。
回村后,不顾亲友反对,王锦军联合村里4名党员,带头流转土地110亩种瓜蒌,“每亩投入3800元,去年收了4季瓜子。”
61岁的贫困户王志权跟着种了1.6亩,当年投资5000多元,收获瓜蒌籽190多斤,卖了7000多元。
王锦军还打出了“糊涂哥”的品牌,一袋不到50克的小包装瓜蒌籽,能卖到5元。瓜蒌一年种多年收,除了每年收籽,第4年还可卖根。看看眼下的市场行情,王锦军认为,依靠这个产业脱贫肯定行。他深有体会地说,搞产业脱贫,村支书要带头,村集体要敢闯。
市场主体敢试
洗马镇夏家铺村,一片千亩连片大棚内,生长着南方水果火龙果。这里是湖北万顺农业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的南果北种基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曙明介绍,经过双层大棚保温,火龙果可以安然过冬,果实的口感比进口的还好。
种植火龙果,人工用量大,每亩用工32人,正好为贫困户就业找到出路。公司2014年开建,次年结果,去年产值1700万元,共安置夏家铺村38户贫困户就业,带动周边村151户贫困户就业,去年公司支付的人工工资达230万元。
二级肢残的夏全国,家有81岁的老父亲,还有个43岁的兄弟,一家3个光棍,日子过得窘迫。他将4亩田全部流转给公司,又到公司当保安,每月工资1500元,包吃三餐,当年实现脱贫。
52岁的许峰,妻子身患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失去劳动能力。公司看中他当过兵,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请他当小组长,负责招人派活,每月工资3500元,家里经济状况由此很快改善。
许多人不看好的火龙果种植,成功起步,今年亩产值预计可达万元。张曙明十分感慨,发展产业带动脱贫,市场主体要敢试。
政府部门敢投
万顺农业公司的基地,水泥硬化道路直通大棚;田间沟渠畅通,水在其中欢快流淌,排灌自如。村支书谢先单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有了市场主体大手笔的投入,当地政府部门也有了投入的底气。据介绍,近年来,交通部门投入180万元修路;水利部门投资420多万元,兴建了U型槽、给排水设施。
去年,公司举办的红叶节,7天吸引了近2万游客前来观赏采摘,赚得大笔收入,也发现交通瓶颈等不少短板。今年,交通部门追加投资,准备将道路拓宽。
政府配套跟上了,企业投资信心更足了。张曙光介绍,公司正计划修建温室大棚,棚顶建光伏发电设施,夏天降温、冬天补光,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
市场主体每帮扶一户贫困户脱贫,可享受3万元至5万元的贴息贷款。这是市场主体愿意帮扶贫困户的重要因素。黄冈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里成立产业扶贫风险基金4.6亿元,支持市场主体贷款1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产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