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南珠产业,有利于弘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具有世界意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雷晓凌建议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在雷州、徐闻等地打造“南珠”产业化基地和示范加工园区,振兴中国南珠产业。
南珠有辉煌的过去,曾在本世纪初总产量突破30吨,超越了日本而成为世界海产珍珠生产第一大国。但是,近十年来,产业效益明显下滑,南珠养殖者纷纷转行,南珠产量急剧下降。2015年,全国南珠产量不足一吨。
“在全国范围来说,适合南珠养殖的只有雷州半岛的北部湾水域,资源十分稀缺。”雷晓凌认为,要保护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实现其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规划、管理和扶持来实现。
造成当前南珠产业日渐式微,在雷晓凌看来至少有以下原因:一是南珠养殖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南珠产业准入门槛低,南珠养殖从业人员技能参差不齐,养殖用海没有科学规划和监管,造成南珠产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声誉受损。反观珍珠产出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海水珍珠、澳大利亚南洋珍珠、大溪地黑珍珠等生产所在国家,都出台有效的珍珠管理制度和产业扶持、保护政策。
为此,雷晓凌建议国家对南珠养殖海区科学规划和整治、保护,恢复南珠产量和质量。政府可出台南珠产业规划,进行合理扶持与引导;加大对公共资源管制,对南珠养殖和出口实行限额制度,加强监控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的产品绝不能出口或进入国内市场,并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要标明珍珠等级,维护消费者权益,逐步恢复南珠品牌。
“政府要加大对海区整治和环境修复的投入,这才是拯救南珠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关键。”雷晓凌认为,政府有必要制定扶持政策,开展对珍珠插核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同时,扶持珍珠产业龙头企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雷州、徐闻等地构建“南珠”产业化基地和示范加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