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在线云招商

广西贺州昭平茶产业富了百姓强了经济

时间:2016-08-08 00:00:00  来源:网络  作者:

贺州市昭平县地处桂江中游,是广西产茶大县。昭平茶叶有着上千年历史,八十年代昭平县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并进入规模种植阶段,如今昭平的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6万亩,全年产干茶产量7030吨、茶叶总产值7.05亿元,茶叶产量、产值与上年相比分别增8.15%和16.1%。拥有将军峰、亿健、凝香翠、将军红、昭平红、大自然等15个茶叶品牌,130多个茶叶加工企业,以生产绿茶和红茶为主,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昭平县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茶产业,企业租农户的土地,整合土地资源建立种茶基地,规模化种植茶园。农户也可在自家土地种植茶叶,收获鲜茶卖给企业,企业和农户实现“双赢”。

昭平县政府对产茶业提供产业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培育良种,补助茶苗和化肥等。昭平县茶叶办黄寿鹏主任说,政府现今给予茶农每亩100元的茶苗补贴,如是扶贫项目还可享受免费茶苗以及三年的化肥补贴。

政府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到茶园指导茶农种植、施肥、修剪、采茶以及管理。对到外地参展推销茶叶的公司或加工厂,政府提供4000-5000元的展位租金和工费补贴。

今年4月,由昭平县22个加工厂共同出资修建的“昭平县茶叶集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茶叶加工好后可以送到集散中心进行分类、包装、交易。该集散中心具有保鲜存储、色选分级、精制分级、茶叶交易、茶叶包装和物流发货等六大功能。其拥有1000立方米冷藏保鲜室,提供智能选色机进行茶叶分类,还有打包装箱服务。物流公司进驻集散中心,为客商发货至全国各地。黄寿鹏主任说:“集散中心是我县茶产业的发展平台和纽带,它的成立为产茶企业和茶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采茶季节,集散中心的门前停满了运送茶叶的卡车,特别是春季采茶时,这里几乎每天茶叶的交易量都有十多吨,最多的一天卖出了二十多吨。”“集散中心一年的茶叶交易量达三千多吨。”黄主任接着说。昭平县的茶叶种植、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

陆喜信原是昭平县一家国有水泥厂的职工,由于工厂改制而下岗。去年4月他开始到茶叶集散中心工作,每天八个小时,茶叶旺季会加两个小时班,一天两班倒。每个月工资近2000元,有五险一金。他说,茶叶分级需要两个人共同操作一台机器,刚开始做这门工作时有点不适应,一个星期下来手臂很酸。“有时候一个人要装100多箱茶叶,折纸箱,放好塑料袋,将茶叶倒进去,封箱,整个装箱流程看似简单,一天八个小时下来也比较辛苦,慢慢掌握了一定技巧熟悉流程后倒也不错。”陆喜信说,“人到中年,下岗后还能找到一份离家近又稳定的工作,还不错。3-10月是旺季比较忙,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比较空闲。”

茶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大批采茶工,采茶工的工资一般都是当日结算。如昭平镇大脑山茶叶基地给采茶工的工资一般是8元一斤春季鲜茶,4-5元一斤秋季鲜茶,一个月下来,大约有2000-2500元的收入。

黄其英是昭平县仙回古书茶厂的老板。1997年,黄其英自己种了四五亩茶叶,当时直接出卖鲜茶才四五毛钱一斤,觉得赚不了大钱。在听一位桂林茶叶研究所的专家说家乡昭平县仙回瑶族乡生态环境好、土质适合种植茶叶后,才下定决心自己办茶厂。黄其英利用自己的一些积蓄,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再向银行进行小额贷款,就开起了仙回古书茶叶加工厂。一个多月后,茶叶做好了,可是却没有销路,茶叶堆满了一屋子,在昭平找不到顾客。他跑到广东找销路,最后无果返回。在梧州他找到了一个客户,客户在看了茶叶后,觉得还不错就连散装包装的茶叶一起买了两三千斤。赚到第一桶金的黄其英一下子倍受鼓舞,觉得这些茶叶还是能卖掉,是有价值的。

2004年到2005年期间市场上出现了工厂包装的冒牌茶叶,使茶厂信誉和销量都受到巨大冲击。黄其英决定注册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古书岭,又变换了加工茶叶的品种,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茶叶品质,由原来主打中低档茶叶向中高档茶叶转型,积极到外地开拓新的客户,总算是渡过了这次危机。

厂里加工的茶叶质量慢慢得到业内的认可,黄其英逐年购买设备,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2011年拆掉了原来三四百平方米的老厂房扩建成1500平方米的新厂房。他还办起了自己的茶叶种植基地,已发展到200亩的茶园。每年生产加工茶叶由原来一万多斤扩大20多万斤,主要加工绿茶、红茶和野生石崖茶共20多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武汉等地。据黄其英透露,每斤茶叶可赚2-3元。

走在昭平县城,桂江旁,“一只纤手摘起一片茶叶”雕塑成为昭平县的标志性建筑,昭平人正用他们的双手托起茶叶的明天。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