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型批发市场集群。加快内环区域大型批发市场搬迁调整,依托国家级物流枢纽节点,加快建设迎龙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双福西部农贸城、白市驿粮食及冷链商贸物流园、南彭西部工贸城、果园-团结村进出口商品集散地、迎龙西部药品交易城、西彭-团结村西南生产资料集散地、两江国际汽贸城、白市驿西部汽配机电贸易城、界石西部花木城等一批一级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二级批发市场和区县(自治县)三级批发零售市场。加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开展拍卖、招标、期货、电子商务、集中委托上市等现代交易方式,提升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商品集散中心。 ——摘自《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意见》
商品交易市场,是体现一个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抓手。而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专业市场的发展,一度成为重庆的“短板”。
直辖以来,重庆商品交易市场迅猛发展。从启动大规模的主城区市场搬迁,到在二环区域规划十大专业市场集群,直至一批在业界具有举足轻重分量的“大市场”横空出世。截至目前,我市亿元以上市场数量在西部位居第一、在全国排列第14位,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商品市场体系。
如今,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再次迎来机遇,日前出台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7年,我市将建成专业大市场集群,百亿级大市场达到20个以上。
A“大商贸”唱戏 专业市场巧妙筑底
在朝天门市场做了10多年皮鞋生意的董波,经常说“自己的脑袋是越来越迷糊了”。
10年前,他去广州的批发市场拿货,一看这些鞋的产地基本都来自浙江。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他有时也会站在中国地图前发愣:“从浙江到重庆多方便,干嘛非得去广州拐一个大弯?”
如今,董波还是得去广州拿货,但70%以上的皮鞋却产自四川成都与重庆璧山。这一下董波更不明白了:“以前是拐了个大弯,现在却是折返跑。”
董波的疑惑,在中国市场研究会副会长陈一鸣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生产地与销售终端之间,必须依靠大型专业市场来连接,“这就是专业市场的力量,生产地是一回事,专业市场却是另一回事。”
“更关键的是,没有市场就没有话语权。举例来说吧,中国北方有数以千万计的蒜农,但决定大蒜价格的却是山东金乡的交易市场;决定国际油价的地方也不是中东,而是纽约、伦敦的交易所。”重庆西联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刘玉认为,既然重庆要打造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没有专业市场就没有底气。
重庆一直是一座工业城市,专业市场的发展滞后于沿海地区。这样的状况也令重庆“吃了很多亏”,不仅增添了物流成本,更把许多GDp、税收拱手相让。在数年前市商委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曾这样写道:“辐射力弱、规划滞后、规模较小,不仅落后于沿海,即便同西南地区的兄弟省市相比,重庆市场也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一方面是社会各界的殷切希望,另一方面是不容乐观的现状,重庆只能奋起直追。
B “大市场”涅槃 ,以退为进的“二环”路径
交通拥堵、配套陈旧、扩张乏力……昔日的重庆地标性市场朝天门,如今已经“老态龙钟”。而朝天门市场的搬迁,也成为重庆专业市场以退为进,开启“二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按照市政府要求,重庆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朝天门商贸城项目的建设和营运。重庆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股51%,重庆渝中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占股20%,重庆经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占股12%,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占股17%,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新建的朝天门商贸城选址在南岸区迎龙镇迎龙立交出口处,今后城市快速干道、轨道交通也将在此同步规划建设。
主城的市场外迁,朝天门市场只是一个开始。位于江北区南桥寺和盘溪之间的观农贸,也将搬迁到江津双福国际农贸城……
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型批发市场搬离主城已是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在二环区域建设十大专业市场集群,包括西部进出口商品集散地、中国西南生产资料集散地、中国西部家居装饰城等。
“重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将如此多的批发市场搬离主城,体现了这座城市打造大市场流通体系的雄心。”陈一鸣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当初自发形成的批发市场都存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商户们的经营,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搬迁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式。
C“现代化”突围,有形、无形双剑合璧
“我市在狠抓市场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市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拍卖、招标、期货、电子商务、集中委托上市等现代交易方式将运用到专业市场中,以提升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为重庆大市场注入现代化元素。
据介绍,专业市场作为一种流通方式,对建立商品市场秩序,构建城乡经济联系、扩大城乡人口就业问题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现代化服务方式的到来,使传统专业市场“坐商式”集中交易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摊位制交易形态等,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作为一种交易方式,专业市场靠产品集中获得竞争优势,减少市场信息搜集的成本。顺应现代化服务手段对专业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专业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庆社科院商贸与物流研究所副所长马晓燕认为,专业市场的运营者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市场现代化的重要性,这将在发挥专业市场传统规模优势的同时,凸显市场的现代服务优势。
在我市市场建设实践过程中,敢于吃螃蟹的例子并非少数。重庆外滩电子商务网依托外滩摩配实体市场,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摩配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平台。而界石西部花木城目前也开始试水电子商务平台,顺利上线后,交易的花木将涉及上千种品种。
依托无形市场的拓展优势,目前,外滩摩配实体市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产地型摩托车配件市场,产品辐射全国,远销海外。当前市场内的经营户800余户,除重庆本地人外,还有郑州、广州、浙江、贵州等地400多户,实现年成交金额40多亿元。
商贸大发展 “六化”看市场
市商委透露,直辖以来,重庆商品交易市场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整合、改造、升级、重组和功能创新成为商品交易市场升级换代的主流。而在这一升级换代过程中,重庆商品交易市场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集中化
直辖以来,重庆交易市场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
一是商品交易向大而专的专业市场或专业市场群集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交易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化,要求市场参与群体和目标客户群体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在专业市场上,价格发现和信息聚集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是在交易市场内部,交易向经营大户集中。在大型交易市场内部,交易向一些经营大户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经营大户身上体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一些市场的大经销户已经成为一些产品的一级代理商和经销商;部分经营大户向贸易公司转型已露端倪。
外迁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划重新调整和修编的影响,无论是都市区还是渝东北、渝东南、渝西地区,其交易市场开始进行重新规划,按照不同类别和功能重新规行划市,市场硬件设施也升级和改造。在城市化过程中,尤其是主城“二环”时代的到来,交易市场一方面实现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外迁化”成为一个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