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在线云招商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7-12-07 00:00:00  来源:遵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

遵府发〔2017〕19号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南部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建设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提升全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质量,推动全市第三产业发展,根据《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遵党发〔2017〕8号),结合遵义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为主体,以“做强品牌、提升品质”为核心,以“集聚发展、做大总量”为目标,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大主体,搞活大企业,构建“大通道、大物流、大商圈、大市场”格局,把遵义加快建设成为万商云集、四通八达的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推动黔川渝结合部区域互动发展、协调发展,促进商贸物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商贸物流业对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主要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市物流和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健全,商贸物流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全市商贸物流业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着力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基本建成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

——2017年,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224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4亿元,增长12.5%;全部货物运输量达到 5.7亿吨、增长18%。

——2018年,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740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16亿元,增长12.5%;全部货物运输量达到6.73亿吨,增长18%。

——2019年,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4339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1亿元,增长12.5%;全部货物运输量达到7.94亿吨、增长18%。

——2020年,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5032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60亿元,增长12.5%;全部货物运输量达到9.37亿吨,增长18%。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物流大通道。

1.加快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渝贵铁路、昭黔铁路、涪柳铁路、渝黔高铁、遵泸高铁等铁路项目建设,建成G75兰海高速贵遵和重遵扩容工程、遵绥高速延伸线、遵义至余庆高速、务川至德江高速、习水至正安高速、江津至习水至古蔺高速、南坪至务川高速、务川至彭水高速、乐理至冷水坪高速、湄潭至石阡高速、金沙经仁怀至桐梓高速公路,形成公路物流大通道,完善遵义机场、茅台机场和通用航空航线网络,加快乌江航运扩能项目及桐梓河、乌江渡、芙蓉江等库区和赤水河航运港口码头建设,加快普通干线公路提等升级改造,构建“城乡一体、水陆并济、铁公机联动”的物流大通道,形成黔川渝结合部物流枢纽体系。(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加快对外物流通道建设。依托“渝新欧”等国家级对外战略通道和“重庆-东盟公路通道”、“黔深欧”等对外通道建设,联通遵义--重庆--长江经济带、遵义--广州--珠三角和遵义--钦州海上丝绸之路、遵义--渝新欧丝绸之路经济带、遵义--云南--东南亚经济走廊物流大通道,构建辐射黔中、渝南、川南的快捷对外物流通道。(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二)健全物流网络体系。

1.加快核心“物流产业带”建设。依托“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在主城区建设3个核心“物流产业带”,推进汇川区以装备制造业基地为支撑的“北部物流产业带”,红花岗区、播州区、南部新区以遵铁物流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大市场为支撑的“南部物流产业带”,新蒲新区以遵义机场、遵义综保区和智能终端产业为支撑的“东部物流产业带”建设,打造主城区“北-南-东”物流产业带,增强主城区集货能力和多式联运能力,把主城区建成全市商贸物流集聚发展的“火车头”。(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加快核心物流园区和物流节点建设。结合产业特色和交通优势以及集聚效应,加快建设黔北现代物流新城、遵义李家湾综合物流园区、遵义北部(汇川)物流园区、新蒲新区中遵内陆无水港、新蒲虾子辣椒物流园区、新蒲新区航空物流园区、赤水港口物流园区、习水综合智能物流园区、遵义茅台物流园区等核心物流园区项目,加快仁怀--习水--赤水、湄潭--凤冈--余庆、务川--正安--道真、桐梓-绥阳物流节点建设,在重点镇乡规划建设一批物流配送站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县城为节点、以镇乡为基础的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格局。(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3.加快快递物流网络建设。按照“一园区、两中转、四层级”快递物流网络布局体系,全市建成1个市级现代快递物流园区(黔北快递物流园区)、2大快递物流中转站(遵义新舟机场和茅台机场、播州区阁老坝铁路货场和高铁新城),建设县级快递物流分园、1000个快递服务网点(镇级物流收发站、社区<村级>快递收发点),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物流网络体系。(牵头单位:市邮政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三)促进商贸物流提档升级。

1.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托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支持遵铁物流、新雪域置业、贵州建桥等重点企业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标准托盘、周转筐循环共用,推广包装基础模数和集装器具,推动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全面建成14个农商旅一体化项目,到2019年,全市冷库容量达到60万吨,基本形成集冷链、包装、分拣、配送为一体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降低物流运输损耗。(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加快城乡配送一体化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城乡物流配送,支持遵铁物流等国有企业或大型流通企业建设城乡配送网络,制定城乡配送地方标准,购置车型统一、标识统一的配送车和温湿管控冷藏车辆,到2019年,全市冷藏车达到186辆,依托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城乡配送,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和区域性配送、县级配送节点、乡镇配送站点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体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交管局、市城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3.加快商贸物流信息化建设。深入推广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推进“智能物流云、智能交通云”建设,构建高效快捷的物流公共数据平台、交易信息平台等,支持遵铁物流、遵义传化公路港等物流企业利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发展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信贷金融等产业协调联动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鼓励企业加强物流装备更新和设施改造,加快商贸物流业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能委、市科技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4.加快商贸物流集约化建设。全面建立全程供应链物流,发展智能终端、白酒、家电、服装、医药、烟草、汽车、钢材、装备制造等专业物流。大力发展甩挂、集装箱等专业运输,提高物流业组织化程度。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拓展物流方案设计、智能包装、设备租赁等增值服务,着力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鼓励大型企业通过联盟、联合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优化,提升商贸物流集约化发展程度。(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工能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四)推动商贸服务集聚发展。

1.加快建设城市商贸中心。坚持以主城引领为核心,高起点规划,分阶段推进,将新蒲(CBD)和高铁新城建成“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中央商务区,在红花岗区(南部新区)、播州区、汇川区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大力发展法律、咨询、广告服务、金融、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建成一批亿元楼宇,形成交通便捷、物流完善、商贸繁荣、金融配套的城市商贸中心。依托新蒲、深溪、高坪、播州等城市湿地公园和新蒲奥体中心规划建设中央活动区(CAZ),打造一批集旅游休闲、购物消费、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商旅服务集聚区。各县(市)依托成熟商圈打造各具特色、业态多样的商贸中心,辐射带动建制镇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商贸流通业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旅发委、市国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银监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加快建设城市核心商圈。坚持“人车分流、立体开发、集聚发展”的原则,大力提升优化港澳、广珠、丁字口、老城、火车站”等成熟商圈,建成以奥特莱斯为支撑的高桥商圈、以唯一国际为支撑的昆明路商圈、以高铁新城为支撑的新火车站商圈,加快建设忠庄、龙坑、新舟空港新城、遵义综保区、河溪坝、董公寺、高坪等主城新兴商圈,加快商圈智能信息、购物广场、楼宇经济、连锁经营、特色餐饮、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金融保险、咨询服务等商务服务业态,形成“业态复合、功能完善、景观塑造”的商贸服务集聚区。加快规划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商圈,优化提升桐梓、绥阳、仁怀、湄潭县城所在地商圈业态布局和购物消费环境,其他县规划建设1-2个城市核心商圈,完善商业业态,着力做大做强县域商圈经济。到2020年,全市建成30个城市商圈。(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旅发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市文广新局、市银监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3.加快建设大型交易市场集群。按照“布局合理、总量控制、差异发展”的原则,加快建设交易市场集群,建成汇川区奥特莱斯、新蒲新区中国辣椒城、南部新区遵义电子商务城等22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和一批特色商业综合体,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打造一批集娱乐、购物、餐饮等业态为一体的购物中心,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聚发展。规划建设汇川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新蒲黔北农产品批发市场、赤水竹博城等一批大型交易市场, 高标准完善提升新雪域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国辣椒城、湄潭中国茶城、遵义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专业交易市场,打造遵义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全面建成遵义国际商贸城、遵义国际汽车博览城、九龙建材城、遵义市医药产品交易中心等市场,打造一批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覆盖全市的批发(零售)市场格局。到2020年,全市年交易额亿元市场力争达到50个以上、10亿元大市场达到15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旅发委、市农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市文广新局、市银监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4.加快建设区域性边贸中心。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结合建设“黔川渝”结合部城市群,规划建设赤水--泸州、习水--綦江、习水--江津、习水--古蔺、桐梓--綦江、务川--彭水、道真--南川、道真--武隆等黔川渝结合部边贸中心,完善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商业设施和市场及物流配套,推进商贸、商旅联动,布局完善西部“酒”和东部“茶”、北部“民族文化”为主的旅游商业、特色商业,把习水、赤水、桐梓、道真、务川、正安等打造成“融入重庆、紧贴川南”省际区域性边贸中心。加快建设播州-金沙、务川--德江、余庆--凯里、播州-息烽等省内区域性商贸中心,打造一批区域商贸集镇,把播州、湄潭、余庆、务川建成连接黔中、黔北的商贸互联、区域合作的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旅发委、市交通运输局,各相关县<市>人民政府)

(五)发展城乡便民商业网络。

1.加快建设城市社区便民商业网络。按照“购物不出区”的要求,优化社区商业结构和布局,合理规划建设“15分钟”新型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圈,支持大型市属国有企业和大型连锁品牌企业以连锁经营形式在社区配置生鲜超市、智能微菜场、公益性标准化菜市场、直销菜店、便民药店、农产品直营店等必备型业态,在全市建成3000个便民店。大力发展社区居民服务业,加快建设家庭服务体系和社区商业“一网多用”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家庭服务网络中心与医疗、交通、养老、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资源以及各种便民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到2020年,全市已建居住区和公租房小区基本实现便民商业服务网络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交管局、市环保局、市大数据办、市交通运输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加快建设乡镇商贸服务网络。按照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结合省级市级示范小城镇建设,以市级中心镇和重点示范镇为重点,规划建设100个重点集镇商圈,培育一批商贸强镇。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购物、缴费、储蓄、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村级农家店商品配送率,构建农村便民服务网络。完善乡镇商业设施布局,加快重点集镇商圈建设,以“百千市场”工程为载体,改造建设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和农贸市场,配置品牌连锁超市或特色市场、餐饮住宿、星级农家乐等商业设施和物流配送站点,提升乡镇商贸发展水平。(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六)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

1.加快优化提升传统商品市场。充分利用城市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主城区大型批发市场搬迁调整,改变主城区部分批发市场“小、散、乱”现状,引导苟家井、沙河小区、罗庄、延安路等老旧传统市场外迁,推动黔北果蔬批发市场、新世纪建材市场搬迁建设,提升改造遵义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其他县(市)要结合棚户区改造,提升、搬迁老旧市场,形成“城内建商场、城郊建市场”的市场格局,推动商贸企业创新经营,实现消费向高端化、品质化、特色化转型。(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规划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加快商贸服务经营模式创新。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传统经营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特许经营、网络营销、总代理等现代经营方式,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品牌展示,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开展拍卖、招标、期货、电子商务、集中委托上市等现代交易方式,提升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逐步形成重要的区域性现代化商品集散中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遵义中心支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3.推动餐饮住宿业转型发展。坚持以文化挖掘为基础、以赛事活动为载体,打造品牌为核心,深入挖掘“遵义味道”餐饮文化,培育“遵菜”主体品牌,突显遵义餐饮优势,打造“遵义味道”名菜和“遵义羊肉粉之都”;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健全餐饮服务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鼓励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贵州著名商标和争创贵州老字号,提升遵义特色餐饮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遵义餐饮服务与美食文化集聚发展,在主城区规划建设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美食街区5条以上,其他县(市)每建成美食街区1条以上,形成“特色突出、文化厚重、标准规范”的美食产业集聚区;支持餐饮企业发展直营、加盟、特许等连锁形式,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餐饮企业集团,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经营方式。以实施“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为切入点,建设一批高端化、全配套、服务优的高星级酒店,发展经济型酒店,创建绿色饭店、星级酒店、星级民宿、星级农家旅馆。到2020年,全市五星级酒店达到30家以上,四星级酒店达到50家以上,三星级酒店达到200家以上,星级农家旅馆、星级民宿实现建制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旅发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七)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1.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坚持上下联动、示范带动,充分发挥湄潭、习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正安、道真、务川、凤冈、桐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逐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镇、示范村建设,完善县乡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和快递物流设施,全市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1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全市网商发展到1.5万家以上,到2019年,全市实现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全覆盖,打造具有辐射带动力的农产品销售特色扶贫网店200个以上,推动农产品产地线上线下销售,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旅发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引进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孵化中小网商的平台,支持遵义国家经开区遵义电子商务园、中国茶城电子商务园、遵义电子商务城等平台建设,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鼓励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的合作,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积极发挥阿里巴巴·遵义产业带、特色中国·遵义馆、中国农高会、91上同城、指南针、贵人购、爱特购等本地电商平台作用,打通“网货下乡”、“农货进城”节点,带动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支持遵义国开区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推动智能终端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出口。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100亿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旅发委、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3.加强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培育。建立完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动态管理机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或示范基地创建,到2020年,全市创建20家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10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大力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入遵设立区域营运中心,展壮大第三方支付平台。鼓励支持网上创业,推动传统零售业拓展网上销售渠道,促进网络零售加快发展。鼓励电子商务在餐饮、休闲娱乐、城乡社区配送、家庭服务等领域的整体应用。依托遵义综保区和新舟机场航空口岸的政策优势和开放平台,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实现“卖向全球、买自全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旅发委、市邮政管理局、遵义海关、遵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八)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出台支持加快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家庭服务业监管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社区服务网点,引进和培育大型家庭服务企业发展家庭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家庭医生、家庭用品配送和维修等家庭生活性服务业。结合人口政策改革和人口增长趋势,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发展产妇护理和婴儿照顾服务,在主城区建设5家大型“月嫂中心”,辐射发展县(市)“月嫂服务站”连锁机构,促进家庭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引进上海等一线城市知名家庭服务企业在遵开设分支机构、拓展业务,开展“订单式”对口培训和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定级,支持家庭服务企业拓展营养配餐、家庭教育、心里咨询、理财等家庭服务业态,提升家庭服务业发展能级;支持“黔灵女”、“管家帮”等家庭服务企业在遵发展连锁家庭服务业和开展技能培训,有序向上海、广州、重庆等目标市场输送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提供便捷的培训、就业环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九)培育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市场主体。

1.加快商贸物流开放与合作。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强强联合,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且融入“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来遵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销售管理中心。鼓励大型商贸物流企业以资产、品牌、管理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推动大型商业批发、仓储、运输、货运代理等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型。积极推进遵义综保区建设,规划建设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促进保税物流、服务贸易、离岸贸易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新舟机场航空口岸建设,力争2019年新舟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构建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建立西部物流交易所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有效降低企业国际物流成本。(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遵义海关、遵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2.加快培育发展大型商贸物流企业。推动优势商贸物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推进多元化投资。鼓励和支持企业将物流业务剥离成立专业化物流企业,努力形成1家投资100亿元以上、3-4家投资10亿元以上,服务黔北、辐射西南的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企业。大力支持民营商贸物流企业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商贸物流领域繁荣、活跃市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四、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用好用足西部大开发等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国家商贸物流“十三五”规划》(商流通发〔2017〕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黔府办发〔2015〕3号)、《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遵党发〔2017〕8号)等政策文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内外贸促进、物流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市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用足用好上级标准化物流试点城市等第三产业发展资金,设立和运用第三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推进城市核心商圈、物流发展、大型批发市场等重大项目和重要商业民生工程建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要预算安排和整合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县级第三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冷冻冷藏库设施,视财力给予一定的补贴,补贴办法由市财政局商市商务局、市农委等单位制定。(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三)保障用地需求。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按照用地需求和建设时序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对列入市级第三产业(商贸物流中心)重点项目的优先供地,对落户遵义的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自建办公用房的,由市县两级政府供地。鼓励各类企业盘活现有建设用地优先发展商贸物流中心,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厂房兴办信息服务、仓储物流等自营生产性服务业。对新兴业态企业用地,在符合产业方向、明确用地类型前提下,可采用挂牌方式出让,实现“以项目找土地”。(牵头单位:市国土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四)优化融资环境。各银行金融机构要创新信贷服务方式,优化信贷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统一的适合商贸物流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逐步简化贷款手续,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增加信贷规模。完善扶持商贸物流企业发展的财政与金融联动机制,建立商贸物流企业融资的财政扶持政策。利用现有担保公司资源,做大商贸物流企业融资规模。(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遵义中心支行、市银监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五)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用水执行工商业用水价格的较低标准或非居民用水价格,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与工业同价,尽快实现工商业电费同价。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要开设专门区域,供农户免费进场销售自产鲜活农产品。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所有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全部免缴车辆通行费,结合实际完善适用品种范围。切实规范农产品市场收费、零售商供应商交易收费等流通领域收费行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供电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管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六)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深入推进“多证合一”,构建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建立完善商贸物流业市场准入机制,实施负面清单和特许经营权管理,切实做到“非禁即入”“非禁即允”。强化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规划布局,各县(市、区)新建重大商贸物流项目须提前报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确保商贸物流设施布局科学合理,防止区域间恶性竞争。鼓励民营经济、外资参与全市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强商贸物流市场监管,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制、贩、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净化消费环境。发挥商贸物流行业协会职能,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强化行业自律作用。倡导诚信经营,建立和健全商贸物流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有序、健康、安全的发展环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市食药监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编委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七)强化人才保障。统筹在遵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各种培训资源,加快建成商贸物流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开发培训。加强商贸物流学科建设,在遵义师范学院开设商贸物流学科专业,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商贸物流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商贸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大型商贸物流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和创办企业。完善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加快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五、组织领导

(一)组建工作机构。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责任人任副组长、市交通运输局、市投促局、市工商局、市铁建办、市住建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金融办、市农委、市食药监局、市质监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市邮政管理局、遵义供电局、遵义海关、遵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大数据办、市妇联、团市委等市直有关工作部门和遵义机场公司、茅台机场公司及各县(市、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建设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商务局,负责履行组织推进全市商贸物流业发展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由分管副市长召集,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全市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发展情况,研究解决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全市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发展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要比照成立组织机构,把建设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进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牵头单位;市政府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二)营造宣传氛围。发挥媒体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体,开辟专版和专栏,及时报道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动态、工作亮点、发展经验,宣传推介商贸物流业发展成就,扩大舆论宣传影响,营造全市商贸物流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市政府外宣办,责任单位:市广播电视台、市政府电子政务办、遵义日报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三)强化统计监测。加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发展情况的统计,完善家庭服务业、会展业、物流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实施分类统计,加强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运用,为科学指导全市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牵头单位: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

(四)强化检查考核。建立完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发展评价考核机制,把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南部新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和发展情况纳入全市项目观摩会定期观摩,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市政府督查室、市直目标办要会同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商务局等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并严格考核,对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发展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对推进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和个人严格问责。(牵头单位:市政府督查室;责任单位:市直目标办、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商务局)

附件:遵义市黔川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重点项目(2017-2018年)

2017年11月27日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