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在线云招商

民族团结铸辉煌 守望相助创未来

时间:2017-09-25 00:00:00  来源:内蒙古统计局  作者:

——写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敏谦 (2017年6月5日)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往无前,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区上下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安全稳定、城乡繁荣发展的新气象。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自治区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2002—2009年经济增速曾经保持全国“八连冠”,经济规模连上台阶,综合实力由弱到强。内蒙古经济总量由1947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8632.6亿元,增长642.2倍。人均GDP由96元增加到74069元,增长14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9万元增加到2016.43亿元,增长224万倍。如今内蒙古一天创造的经济财富量,就相当于1947年一年总量的8倍多。按可比价计算,1978年到2016年的38年间经济总量翻了6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6位,比2000年翻了3番多,年均增长14.4%;比2010年增长72.9%,年均增长9.6%。2016年,人均GDP居全国各省区市第6位,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1万美元。令人振奋的数字,印证了内蒙古经济逐步发展壮大迈上新台阶的历史进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自治区成立以前,内蒙古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省区,农牧业在经济中占较大份额,1947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7%,1978年下降到32.7%。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8年的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2.7∶45.4∶21.9调整为2016年的8.8∶48.7∶42.5,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林、牧、渔业比重稳步上升。2016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2780.25万吨,分别比1947年、1978年和2000年增长14.1倍、4.6倍和1.2倍,粮食产量居全国第10位,人均粮食产量2210斤,居全国第3位,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2016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3597.92万(头)只,分别比1947年、1978年增长13.6倍和2.3倍。2016年,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3%。全区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226.65万吨,比1978年增长9.9倍。牛奶产量达到734.12万吨。全区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5%,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8%。工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自治区工业化由初期进入中期阶段,形成了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和品牌。2016年,工业增加值比1947年增长6848.2倍,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1.6%,提高了34.7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近60%。进入“十五”时期以来,自治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95%,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2016年与1947年相比,原煤产量增长2415倍,发电量增长30382倍,钢产量比1965年生产初期增长52.3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2016年,全区原煤、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能产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1位,发电量居全国第4位。此外,全区粮食、钢材、化工和建材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区获得中国驰名商标74件,伊利、蒙牛、鄂尔多斯、伊泰等著名品牌已响誉国内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金融保险、信息通信服务、旅游、房地产、居民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947年至2016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854.9倍,年均增长11.5%,快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同时,内蒙古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商投资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17.01亿美元,增长730.3倍,其中外贸出口由0.10亿美元增加到44.71亿美元,增长446.1倍。目前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700多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口岸建设得到加强,内蒙古拥有包括我国对俄罗斯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对蒙古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在内的供19个口岸,2016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7887.4万吨;口岸进出境客运量为532.2万人次。开通中欧专列23趟,链接国内广州、武汉、南京、郑州、苏州、沈阳等100多个城市。1986年以来,全区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359.6亿美元。2016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0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67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2916倍。2016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714.7亿元,比2000年增长62.5倍。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77.9万人次,增长3.5倍;入境旅游创汇11.4亿美元,增长8倍。接待国内旅游人数9627.4万人次,超过了内蒙古的现有人口数,比2000年增长12倍;国内旅游收入2635.6亿元,增长80.8倍。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草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美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在不同地域形成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等诸多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文明结晶,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有些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碧玉龙)、草原第一都(辽上京、中京遗址)、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等。特别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和艺术得到保护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目标以来,吹响了提升地区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向市场进军的号角,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全区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7个,其中乌兰牧骑71个;文化馆106座,公共图书馆118座,博物馆87个。2016年,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2%和99.2%,分别比1980年提高45.9个百分点和96.3个百分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使以草原文化为代表的内蒙古文化事业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草原文化长久的生命力,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丰厚的营养。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地方,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尊重,成为内蒙古最和谐的音符。内蒙古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创造了一大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音乐、影视作品等文化精品,文化品牌的影响不断提高。多年来,先后有多部文化艺术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一批作品荣获“华表奖”、“飞天奖”、“星光奖”等全国大奖。一些文化精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无伴奏合唱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奖,震撼了国际乐坛;千人马头琴齐奏参加国际性演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经过培育和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以草原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如今,高速发展的内蒙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给世界创造着一个个惊奇,凝聚着内蒙古人民精神的草原文化,也正在以她独有的魅力,感动着世界。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自治区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城乡居民经过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决胜全面小康的曲折历程,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内蒙古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2年的117元增加到2016年的32975元,增长281倍;农村牧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6元增加到11609元,增长109倍,内蒙古的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分别居第9位和第19位。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明显升级。2016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44元,比1978年增长了83倍,年均增长12.4%;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463元,增长了82倍,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的消费增长迅速,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八十年代的“新六件”(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到九十年代后期至现在的电脑、手机、汽车、商品房。到2016年末,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32.2平方米, 比1978年增加27.2平方米,增长了5.5倍;农村牧区人均居住面积达27.4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13.9平方米,增长103%。到2016年末,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38辆、家用电脑62台、移动电话222部;农牧民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7辆、家用电脑23台、移动电话232部。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状况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2016年底,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736.1万人,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445.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019.3万人,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839.7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中蒙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16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4万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3.9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62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306倍、192倍和21倍。到2016年末,全区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55.3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6人,分别比1949年增加54.3张和18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解放前的不足35岁提高到75.8岁。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民族教育得到优先发展。2016年全区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74人,分别比1952年、1978年增长201倍和24.3倍,其中蒙古族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214人,分别增长119倍和13.4倍。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逐步进入全国前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内蒙古选手张小平勇夺81公斤级男子拳击金牌,实现了内蒙古选手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全区各地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成效显著。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实施,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使全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资源节约、污染防治工作有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自治区成立70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保证了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享有民主平等的权利,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全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