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的格局更加巩固 主要指标稳中向好。2017年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4.81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7.17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8.64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分别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高4.5、0.7个百分点。全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10.3:49.6:40.1调整为2017年的9.5:49:41.5,第三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17年全年,全市粮食产量421.04万吨,同比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257.38万吨,同比增长3.4%;秋粮产量163.7万吨,同比下降3.7%。2017年全年,全市猪肉产量27.43万吨,同比增长4%,牛肉产量2.41万吨,同比下降2.8%,禽蛋产量29.8万吨,同比增长3.3%。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全年各月度的累计增速均保持在8%以上。2017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2016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6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提升,2017年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0.5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稳健运行,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平稳保持在12%以上,2017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23亿元,同比增长12%,比2016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9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 (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活力潜力持续释放 一是农业服务业稳步向前。2017年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24亿元,同比增长9.4%,比2016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2017年全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8.51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2016年同期0.5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91.76亿元,同比增长14%,较2016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3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低于2016年同期2.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3个百分点。全市重点打造的四大支柱产业、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四大传统行业当中,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82.31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3个百分点;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3.26亿元,同比增长10%;四大传统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15.23亿元,同比增长5.2%,低于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5.7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实现较快增长,贡献作用明显提高。2017年全年,大型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比2016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48.9%。三是投资结构更加合理。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完成投资120.34亿元,同比增长33.2%,高于工业投资15.7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高载能制造业投资占比下降,全市高载能制造业完成投资206.5亿元,同比增长8.5%,低于全市工业投资增速9个百分点,总量占工业投资的20.7%,较2016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同时,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全年,全市在建施工项目2464个,比2016年同期增加1138个,完成投资1532.86亿元,同比增长11.4%,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个百分点。四是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发展稳健。2017年全年,全市实现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279.93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15.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4.5%,零售业增长16.7%,住宿业增长8.4%,餐饮业增长14.2%;分地区看,城镇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7%,乡村增长15.8%。 (三)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2017年全年,全市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一是相关指标协调发展。财政收入、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与地区生产总值协调增长。2017年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工业用电量增长8.8%,道路运输客货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3.4%。二是物价水平温和上涨。2017年全年,全市CPI同比上涨1.3%,食品烟酒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衣着同比上涨1.8%,居住同比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同比上涨2.2%,交通和通信同比上涨0.8%,教育文化和娱乐同比上涨4.9%,医疗保健同比上涨4%,其他用品和服务同比上涨1.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4%。三是企业效益明显转好。随着转型升级的有效推进,实体经济有所回暖,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回升。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09.44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2016年同期4.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16.07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2016年同期8.1个百分点。四是财政收入质量较好。2017年全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1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0%,比2016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0.7%,比2016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五是民生保障进一步增强。2017年全年,全市教育、住房保障、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投入278.5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9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财政支出的75.7%,占比较2016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六是金融信贷稳步回升。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41.33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6月末、9月末分别提高1.4、2.1个百分点。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03.72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2016年同期、2017年6月末、9月末分别提高7.3、5.7、3.3个百分点。 二、全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2017年全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但经济发展仍存在不稳定因素,需要引起注意。 (一)第三产业增长势头减缓。今年以来,全市第三产业增速总体呈回落态势,2016年同期、2017年上半年、2017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8%、9.4%、9%,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由2016年全年的3.9个百分点下降至2017年全年的3.5个百分点;增速与全省相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从GDP核算的基础指标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八项”财政支出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回落最为显著。2017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8.5%,比2016年同期下降21.1个百分点;“八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4.5%,比2016年同期下降10.2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24.3%,比2016年同期下降8.6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负增长。2017年全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346个,比2016年同期减少25个,完成投资812亿元,同比下降22.8%;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73个,比2016年同期减少72个,完成投资404.26亿元,同比下降37.4%。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减缓。2017年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80.74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较2016年同期、2017年上半年分别下降38、19.4个百分点。2017年全市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42.3%,较2016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3.1%,比2016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4%,比2016年同期下降68.1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和施工规模增速下降,一定程度上说明房地产开发投资乏力,需要引起注意。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减弱。2017年全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8.04亿元,同比增长30.8%,增速比2016年同期、2017年上半年分别下降24.8、89.6个百分点。 (三)工业发展后劲乏力。一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从全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发展来看,全国、全省工业经济整体呈放缓的经济发展态势。从全国看,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2017年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比2017年上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从全省看,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2%,2017年前三季度下降至8.1%,2017年全年增速下降至8%,总体处于放缓下行态势。从全市看,2017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7%,低于2017年1-11月份0.1个百分点。二是新增企业对全市工业发展贡献力弱。截止到目前,全市新入库企业18家,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仅为5%,低于2016年同期15个百分点,贡献率位居全省第11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三、对全市经济运行工作的建议 (一)促进三产加快发展。一是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增强服务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全面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效率。二是坚持重点突破、特色发展,瞄准供需矛盾突出、带动力强的重点行业,集中力量破解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难题,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三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系统性优化,坚持市场主导、质量至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开放竞争中拓展空间、提升水平。 (二)保障投资稳定增长。狠抓项目保障投资,全力推进亿元以上重大在建项目建设进程,及早启动一批未开工重大项目,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同时,全方位服务项目,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储备和引进项目落地。调整结构优化投资,着重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工业转型升级,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集中力量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 (三)形成合力发展工业。一是抓传统行业转型发展。稳定全市主要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进程,通过行政指导、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大相关技术改造力度,制定行业转型升级计划,争取行业发展破旧迎新。二是壮大新兴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断完善、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三是培育中小企业,增强发展动力。加快建设进度,对招商引进的工业项目,要及时跟进,抓紧施工建设,加强对新投产企业的政策帮扶和引导,解决生产中面临的新问题,尽快释放产能,促进企业有序扩大生产,推进生产规模上台阶,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