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复兴包括民族崛起、军事强大、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科技发达,最重要的是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这是伟大复兴的基础和根本,是决定复兴实现的首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陕西作为我国的西部省份,是历史文化重要名城,是丝绸之路起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的复杂形势下,研究影响陕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找支撑陕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十一五”以来陕西经济总量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居民收入不断提升,我省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进入“十二五”时期,我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事业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稳定发展,综合实力增强,产业、需求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大的提高,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加强。(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从总量上看,2006年-2009年GDP总量一直处于四位数,2010年首次突破万亿,2015年达到18021.86亿元,同比增长7.9%,比2006年增长2.96倍,十年来年均增长11.5%。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陕西总量在全国GDP的排名逐步提升,由2006年的第20位上升到2015年的15位,首次超越内蒙古,为全省追赶超越迈出了一大步。(二)增速保持中高速发展从增速来看,陕西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高速发展逐步回归到稳步发展的过程。2006-2010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最高增速达到16.4%。2011-2015年,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陕西经济发展增速亦逐渐下降,期间,由于受煤炭、石油及加工等能源工业价格持续下跌,市场需求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的影响,经济增速逐渐回落,从2011年的13.9%下降到7.9%。(三)人均GDP同步增长随着GDP总量的增长,我省人均GDP保持同步增长,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2006年我省人均GDP为1284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44元,2016年达到51015元,比全国低2965元,2016年比2006年差距缩小279元,我省人均GDP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从排名来看,2006年我省人均GDP在全国排22位,2016年位居全国第13位,十年前进9位,人均GDP与GDP总量保持同步增长,我省实现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同步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二、实证研究本文利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6.0采用面板模型对全国各地区数据进行分析。(一)变量的选择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aulH.Douglas)提出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称为C—D函数)认为,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与技术水平、资本投入及劳动力有关。除此之外,地区总产出受产业结构、城镇化等因素影响,本文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并将C—D函数可以将变量转化为线性关系,因此本文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Y表示总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力,T表示技术水平,E表示控制变量,μ表示误差项。本文研究的是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因此,因变量为地区生产总值,解释变量为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产业结构等变量。一是因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本文选择的时间序列是2006-2015年,同时考虑到价格因素影响,将各年的价格按照2006年价格平减计算。二是劳动力投入。劳动力的投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劳动力数据无法准确获得,本文选择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替代劳动力增长率。三是资本投入。《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投资数据是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净额,是流量指标,实际上资本投入应当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应当用存量指标表示,参考有关研究成果,采用永续存盘法计算地区资本存量。计算公式为:(1)式(1)中,kt和kt-1分别表示当期和滞后1期的地区资本存量,et为t期的政府支持流量指标;δ为折旧率,参考有关研究,本文将其设为15%。基期地区资本存量按照(2)式计算。(2)式(2)中,k0为基期资本存量,e0为基期资本流量指标,g为考察期内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时,按照各年的投资指数折减到2006年投资价格。四是技术创新水平。本文选择年度专利授权量表示。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不断推动经济发展。五是产业结构。有关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选择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示产业结构升级表示。六是城镇化率。总体上来看,城镇化率越高的国家,发展水平越高,国家的集中度越高,经济密度越高,强度越大,国家也就越富裕。可以看出,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相关性,可能会引起经济增长。(二)单位根检验结果Eviews单位根检验包括LLC检验、Breitung检验、Hadri检验、Im-Pesaran-Skin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通常只要同时通过LLC、Fisher-ADF和Fisher-PP检验即认为序列平稳。分别对因变量和各自变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LNGDP是实际GDP的对数,LNZIBEN是资本存量的对数,LNZHUANLI是专利数的对数,CHANYE表示产业结构,CHENGZHENHUA表示城镇化率,RENKOUZENGZHANG表示人口增长率。对GDP与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都表明在1%或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一阶平稳性假设,因此,各变量都是一阶平稳面板数据。(三)协整检验结果各序列均为同阶单整可进行协整检验,本文对个序列分别进行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两个检验结果均显示,各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GDP、资本、专利、人口、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结果如表所示。在Pedroni基于残差的协整检验中,Panelv-statistic、Panelrho-Statistic、PanelPP-Statistic和PanelADF-statistic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协整假设。Kao基于残差的ADF协整检验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协整假设。由于PanelADF-statistic和GroupADF-Statistic更可靠,最终接受GDP、资本、专利、人口、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假设。(四)面板模型的选择通常通过协方差检验来选择模型,协方差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截面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模型的形式为:(五)回归模型诊断本文建立的模型是以全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可选择固定影响模型,通过Hausman检验,进一步确定选择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在对模型估计时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模型进行估计。从估计结果看,整个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99942,残差平方和为0.0305,F统计量为11562.53,DW值为2.33,并且回归残差序列平稳。总体来看,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模型的估计结果为: 式中反应各地区变量影响系数的统计量如表3。注:***、**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水平。(六)回归结果分析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从各地区各变量回归结果的显著性看,各变量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情况差别较大。1、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欠发达省份贡献显著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西部、东北等欠发达省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大多数省份的影响不显著。全国7个省份的的产业结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产业结构升级对少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省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大多数省份来说为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回归系数来看,最高的是西藏,为0.0986,最低的是黑龙江为0.0113。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面小,影响力弱。2、投资对绝大部分地区总产值影响显著结果显示,投资对包括陕西在内26个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影响。包括陕西在内的22个省份的投资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山西等4省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这些省份的投资对GDP具有显著影响。从影响系数来看,中东部地区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较低。四川最高,为1.7475,其次是上海1.3504;最低的是青海0.2643,其次是河南0.2817。从全国来看,陕西处于下游水平,为0.5308。陕西比上海低1.2167,表明陕西的投资效应偏低。3、专利技术对部分经济贡献明显实证分析结果显示,8个省的专利技术对GDP贡献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省份影响不显著。湖北、北京、广东等省份专利技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专利技术对GDP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发达省份专利水平的回归系数较高,广东为0.2248,欠发达地区较低,黑龙江为0.0766,陕西的专利技术水平对GDP的贡献影响不显著。4、人口增长对少数地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回归结果来看,陕西等9省份人口增长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共有9个省份的回归系数显著,其中,青海、吉林、浙江、云南和广东的系数为负,只有湖南、海南、黑龙江和陕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回归系数看,海南最高为0.2448,黑龙江最低为0.0194,陕西为0.1592,处于中间位置。结果表明,陕西人口增长回归系数显著性较强,并且对GDP的贡献较大,表明陕西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5、城镇化水平对发展相对滞后省份具有显著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对大多数地区无显著影响,仅仅对少数发展相对滞后省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西藏、青海、广西、福建和内蒙古的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表明过去十年这五个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但从回归系数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小,最高的内蒙古仅为0.0954。三、结论1、投资对陕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果显示,陕西的投资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陕西的投资对GDP具有显著影响。从影响系数来看,陕西投资系数较低,陕西的投资效应偏低。2、专利技术未完全转化为实际刺激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陕西专利技术回归系数无法拒绝原假设,专利技术对GDP未产生显著影响。虽然陕西具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但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实际生产力未充分体现。3、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贡献不可低估从回归结果来看,陕西的人口增长对GDP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陕西的人口增长对GDP的贡献具有显著性影响。从影响系数看,回归系数为0.1592,表明陕西人口增长对GDP的贡献较大。4、城镇化过程并未明显提振经济发展研究显示,陕西城镇化率无法拒绝原假设,城镇化水平对GDP未产生显著影响。表明过去十年,陕西的城镇化过程未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发展。四、建议1、继续保持适度资本投入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从研究结果看,资本投入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理论。因此,我省要继续保持适度资本投入,使投资继续推动陕西经济持续发展。但也要看到,我省在投资问题上仍存在不足,投资的边际效应较低,投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等。在今后的发展中,在保持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上,要控制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加大新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投资,同时要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投资门槛,把更多的社会资本利用起来,通过稳总量、优结构的共同作用,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提升科研成果实际转化能力教育科研资源是我省的重要优势资源,要继续发挥我省优势,提升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能力。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研发热情,为真正有理想、有能力的科研人员建立干事创业环境;另一方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不断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推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要促进陕西大发展,必须要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西安作为陕西的省会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陕西对外宣传的名片,是陕西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带动陕西发展的桥头堡,要充分利用西安各种优势资源,抓住“一带一路”的重大发展机遇,打造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大都市,吸引各地、各类人才及外来人口到西安落地生根,让各类人才发光发热、大显身手,为陕西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