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在线云招商

创新体制机制 引领畜牧业发展新路

时间:2015-10-05 00:00:00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去年6月,农业部正式批复在我省设立“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标志着我省历经7年推进的生态畜牧业建设,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从2008年开始,我省提出“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切入点,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从体制机制上创出一条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思路,拉开了我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序幕。

7年来,通过“四位一体”综合施策,按照“三步走”战略,我省草牧业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牧业经济快速发展,牧民收入持续增加,草原生态得到保护,高原特色品牌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但对于试验区建设,将是我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一个新起点。未来6年间,我省将总结和凝炼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体制,在全国率先闯出了一条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草地畜牧业发展之路。

省农牧厅负责人介绍,试验区建设,仍然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试点创新阶段,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整合现有涉农涉牧资金,采取整县、整乡推进方式,确定试点县、试点乡,自行选择2项试点创新重点,结合其他4项工作,开展试点创新建设,省级进行考评、总结,凝炼经验。

第二步:示范推广阶段,根据凝炼的经验,坚持先易后难,优选推广区域,稳步示范推广,促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组织化、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四化”一体。

第三步:全面提升阶段,全面总结试点创新和示范推广阶段工作,查缺补漏、凝练经验、优化模式,提升建设质量,形成一整套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办法、模式,为全国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这就要求全省各地整合项目,形成试验区建设的政策和资金合力。围绕试验区建设,放大政策拉动效应,在打造出一批运行机制灵活、经营管理高效的合作社的同时,形成政策导向,使牧民群众主动投入到试验区建设中,改变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

这就要求重组资源,提升合作社运行发展能力,对牧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将合作社建设成为牲畜按类重新组群、草场按畜群重新划区轮牧、劳动力按技能重新分工、收效按股份进行分红的内部要素配置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劳动力热情充分调动,对外统一进行营销、统一打造品牌的具备现代企业性质的合作社。

这就要求突出重点,将试验区建设纳入到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业绩考核内容中,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发挥考核作用,使试验区建设的推动力由业务部门为主转变为地方党委、政府为主。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试点县。并加强指导,顶层设计好试验区建设工作。

省农牧厅提出,在推进试验区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和坚持“五个绝不动摇”:一是坚持走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绝不动摇;二是坚持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决心绝不动摇;三是坚持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既定的指导思想、目标、路径、措施绝不动摇;四是坚持州、县、乡人民政府作为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是第一责任人的组织领导机制绝不动摇;五是坚持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一村一社、共同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绝不动摇。

“既然已经认准了生态畜牧业是我省草地畜牧业转型发展的一条成功道路、有效道路、有美好前景的道路,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作为试验区的建设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一定要担负起农业部的重托,担负起省委省政府发展草原畜牧业寄予的殷切希望,担负起广大农牧民群众、特别是牧区的八十万牧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

在今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召开的全省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工作会上,省农牧厅要求在狠抓试验区的建设中,全省农牧部门要做到“三个贵在”。即贵在责任,贵在实干,贵在创新。

当前,生态畜牧业发展目标很明确,路径很清晰,要求措施很具体。试验区建设贵在农牧人实实在在把工作一项一项做好,将试验区建设的新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写好生态畜牧业这篇大文章,将这篇文章写在草原上、写在大地上、写在民心里。

省农牧厅负责人介绍,生态畜牧业发展是一条全新的路子,2008年提出这个发展思路时,对于如何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大家都没底,正是靠各地的创新和真抓实干,才创新出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四种模式,才创新出牦牛和藏羊高效养殖技术。试验区的建设,要靠农牧人的创新,在创新中推进、在创新中完善,实干加巧干,目标任务才能实现。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