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在线云招商

突出高效安全生态 做强做优现代农业

时间:2016-12-24 00:00:00  来源:荣昌新闻网  作者:

过去五年,荣昌经济社会发展良好,与我区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十二五”期间,我区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生产力明显提高;农业社会服务作保障,让农民轻松种田;开展农产质量检测,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与时俱进,推进农业信息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机械化

“果园的基础设施好了,摘果子更加便捷了,也告别了人工挑果子的局面。”近日,清流镇血橙种植大户秦兆华高兴地说,如今,很快就能把新鲜的血橙送到千家万户,既省时又省力。

目前,秦兆华的果园规模由5000亩扩大到7000亩,生产便道累计修建了20公里。

“果园的基础条件犹如果园里的中枢神经一样重要。”目前,区农委在盘龙、龙集、清江和古昌等镇街,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机械化是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障碍的突破口之一。”区农委负责人表示,我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并不好,“巴掌田”、“鸡窝地”遍布,属典型浅丘农耕地貌。

近年来,我区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使农机化发展仍然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推进,统筹实施生产便道、排灌沟渠、钢架大棚等农业现代化生产设施,建成高标准农田16.5万亩,形成了一批基础较好、设施较全、连片成带的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区的土地规模经营不断提速,截至目前,全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3.6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6%。目前,市区级农业园区数达到21个。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区的农业基础建设已经迈过了“打米磨面,提水灌溉”的初始阶段,正阔步走向“耕种收、种养加”的农机化发展新阶段,主要体现在大田作物与设施农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中,基本实现了全区范围内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发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保障 让种粮成为“轻松活”

“如果种田所有环节都要亲力亲为,不仅成本高,而且负担重,农忙时节要想请人帮忙都很难。”清江镇久丰水稻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兰荣霞说,现在有了社会化服务,让种植户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甩手掌柜”,除了田块的整理、植保、晾晒稻谷等环节需要自己做之外,其它的环节都可放心“交出去”。

2014年,在兰荣霞的倡导下,当地成立了久丰水稻股份合作社,兰荣霞也购进大量农机,开展水稻种植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将其掌握的众多种粮实用技术和方法,教给广大种粮农户。

今年春季育秧苗时,我区受天气的影响,气温时高时低,不少农户的秧苗成活率极低,因此,兰荣霞利用“催芽技术”共育出4万多盘机插秧苗,成功率高达98%,保证了周边2800多亩水稻的种植,惠及数百农户。

目前,全区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29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00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40万亩,开展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5000亩,全区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强化农产品源头监管 确保舌尖上“安全”

取样、检测、分析成果……在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工作人员正忙碌的检测着蔬菜的残留物。

“食品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舌尖上的安全’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区农委负责人表示,五年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对21个镇街的蔬菜、水果抽样定性检测累计完成4821个,检测合格率99.8%。

“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既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要求,也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该负责人表示,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将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并对业主进行跟踪调查,查明原因,按期整改,确保市民购上放心菜、放心果、放心水产品。五年来,配合市级定量分析检测320个,合格率99.7%;完成21个镇街农产品安全监管站建设;组织镇街检测人员技术培训336人次,确保镇级监管站发挥作用。

同时,该站还积极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工作,全力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2016年,该站完成21个镇街定性检测3000个,合格率99.7%;配合市农科院,完成定量分析检测350个,合格率99.4%。此外,完成21个镇街技术人员培训126人次,提高镇街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确保安全区检测任务顺利完成。

坚持创新驱动 彰显科技成果

区畜牧局负责人介绍,这五年,该局紧紧围绕荣昌猪资源保和开发利用,主要立足“荣昌猪”品种资源优势,采取“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形成了荣昌猪保护场、保护区、保种核心群和冷冻库开放式动态四级保种模式。

目前,已经成功获取世界首套荣昌公猪、母猪、荣昌怀孕母猪、荣昌仔猪数字化可视数据集,世界首例荣昌母猪可视化猪在荣现身。

“渝荣1号”优质配套系完整繁育体系和产业化推广模式在荣昌建立。《荣昌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同时,强化畜牧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依托市畜科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畜牧工程企业技术中心、畜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20个科研创新平台,加快畜牧科技创新及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该局共承担实施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成果奖71项,2015年“荣昌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科研课题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强化三产融合 推进集群发展

“我们养殖场通过支持示范园物资装备和技术支撑,养猪实现了住楼房、睡高床、享沐浴、吃食堂、品质优、效益棒……”12月20日,在天兆猪业,该公司负责人向前来学习的养殖户介绍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情况。

“我们坚持畜牧是第一品牌理念,按照转型升级调结构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适度规模标准化建设,打造精品畜牧业示范,构建‘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的畜牧生产经营新体系。”该负责人介绍,如今,已规划建设占地32.4平方公里的国家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引入四川天兆集团、重庆日泉农牧、大北农、重庆市荣牧公司、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公司及科研机构,围绕“产业示范、科技服务、休闲体验”的定位,实施重庆天兆2500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日泉农牧6500头父母代标准化盈丰猪场种养循环、日泉年出栏10万头高床发酵零排放猪场。

全区常年存栏母猪10万头,约占全市的1/10;仔猪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头以上,外销仔猪逾100万头,占全市的1/6。创新畜牧产品交易模式,荣昌作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区,成功探索出仔猪网上集中竞拍交易和生猪活体网上挂牌交易模式,制定仔猪和生猪作为非标准件的活体交割标准,形成了有形畜牧市场与网上电子商务、线上交易与线下交割有机结合和仓储交易与物流配送相衔接的现代市场格局。今年,国家生猪交易市场交易量已突破1000万头、交易额突破180亿元,预计年底将突破260亿元。

此外,强化畜产加工,利用荣昌科研和畜牧产业优势,聚集了一大批饲料兽药企业落户荣昌,区内拥有美国嘉吉公司、铁骑力士集团、安佑集团等24家国内外动物营养企业,饲料工业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以上;拥有12家GMP兽药生产企业,羊包虫疫苗、精制卵黄抗体等一大批生物制剂名扬国内外。荣昌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饲料兽药集散地、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地。

创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区畜牧兽医局为了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不留死角,近年来,创新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确保病死畜禽不丢入江河污染环境,防止病死畜禽流入餐桌,保障了食品安全。

该局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思路,采取“户申报、站受理、镇街收贮、公司处理、部门监督、保险理赔、财政补助”的七步工作法,积极探索制定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117”(即一个原则、一个思路、七步工作法)长效工作机制。

2013年9月,农业部将荣昌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县”,荣昌结合本地散养为主、适度规模养殖的养殖模式,结合浅丘地势不利于深埋,比较焚烧、化制和生物降解后,选择了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模式。

同时,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政策要求,将国家财政80元/头的无害化处理费直接补给无害化处理企业(惠民公司),区财政还给予养殖户10元/头(50公斤以下)、20元/头(50—90公斤)、30元/头(90公斤以上)不等的运输费用补贴。给予养殖户保险缴费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生猪保险,财政与养殖户按4:1比例向保险公司支付生猪保费。

该机制建成后,得到农业部、市农委的充分肯定,认为起到了示范作用,有推广复制价值。为此,农业部将我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写进了2016年中央1号文件。

目前,惠民公司已处理病死畜禽11633头,基本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杜绝了“挖坑深埋”处理病死畜禽污染环境,切断了病死畜禽被违法份子收购加工的货源,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