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在线云招商

长治:全力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

时间:2017-05-04 00:00:00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图为襄垣县的潞安高硫煤清洁高效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冯毅松摄

以全面深化“双改”为主线以“对表、对标、对接”为要求

201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支持辽宁中部(沈阳-鞍山-抚顺)、山西长治、重庆环都市区等12个城市(经济区)建设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城市。

这是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长治赢得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机遇。

2017年首季度圆满收官,长治市各项数据指标陆续公布。根据已公布数据,该市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面飘红,经济形势延续了稳步回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长治市GDP完成303.6亿元,增速7.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8.2亿元,增速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7.97亿元,增速5.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25亿元,增速22.04%,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预计增长6%左右、农村人均收入预计增长7.5%以上。从数据指标到百姓的切身体会,从城市面貌到社会风气,都能够清晰感受到长治发生的新变化。

经济活力争相迸发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着力打造“六大工程”长治版,不断完善全市产业结构体系。今年1至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减少89.43万吨,同比下降5.54%,传统产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回升19.56个百分点,非传统产业则同比增长8.69%。另一方面,密集出台实体经济扶持政策,整合政策红利,激发经济活力。截至2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为91.8%,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该市以拆除违建为重点,纵深推进“五道五治”,以此为抓手,不仅为全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硬”环境,也在全市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维护公平、维护正义的良好“软”环境。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在思想、政治、法治、创业、政务、宜居六大发展环境方面查不足、补短板,抓落实、建机制,形成了全市环境创优的浓厚氛围和推动合力。

有序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发展动力。目前,长治市13个开发区面积规模、四至范围、开发区及管理机构名称均已明确,全部制定并上报了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三化三制”改革方案、简政放权方案等文件,开发区改革创新正按照时序进度快速推进。

一季度,1211名贫困劳动力接受就业培训,651人实现就业;该市卫计委联合多家医院对口向3个国定贫困县捐赠38辆医疗救护车,贫困地区医疗急救水平稳步提升;全市金融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已突破1亿元,金融扶贫力度不断增强。就业形势稳步好转,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安居乐业有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2017年2月6日,在长治市委召开的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上,长治市的决策者审时度势,集思广益,把脉问诊,找准了长治在全国一盘棋大格局中的功能布局和重要定位:建成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中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和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此,找准与省委“六大工程”的契合点与对接点,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能源产业创新工程、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工程“六大工程”的长治版;强化改革、创新、开放“三个支撑”,为省委“六大工程”在长治落地生根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创优营造革故鼎新的思想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建设诚实守信的法治环境、创建开放现代的创业环境、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构建生态环保的宜居环境“六大环境”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路径。长治市把今年确定为“全面创优发展环境年”,提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一场由表及里、入木三分、破立并举、系统全面的“环境创优革命”,为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夯实基础。

这是长治市紧扣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全国一盘棋大格局中确立的功能布局和发展定位;这是长治市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以全面深化“双改”为主线,以“对表、对标、对接”为要求,以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为目标,全力打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六大工程”长治版的重要举措;这是长治市以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抓手,强化改革、创新、开放“三大支撑”,全力推进长治转型综改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和目标。以此为基点,长治市吹响了转型发展的新号角;以此为起点,长治市开启了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由此,我们回过头来品读该市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可见一斑。

狠抓“三去一降一补”

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坚决去产能。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煤炭去产能,今年关停退出太行王家峪煤业、庄底煤业、师庄煤业3座矿井,压减产能165万吨;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权债务处置工作,确保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相结合,争取更多煤矿进入先进产能行列,有序释放先进产能。

加力去库存。重点抓好房地产去库存和工业品去库存。加大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引导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安排生产,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加大销售衔接力度。建立大中小微企业配套互补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晋材晋用”,办好第三届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不断提高市内企业使用本市产品的比例。

多措去杠杆。以降低企业负债率为重点,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开展股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帮助企业优化债务结构。建立企业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有效防范企业债务风险。引导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积极降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利用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信用增进等方式,支持企业多渠道融取低成本资金。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强力补短板。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加大补短板力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做实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的重点项目。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简化资金拨付程序。坚持产业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带动2.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光伏发电带动3900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400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农村电商帮扶2000名贫困人口创业。坚持就业为重,通过提供岗位、劳务输出和特色培训,帮助80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吸纳5800名贫困人口参与专业队造林或参加天然林、公益林管护。坚持教育为基,全面落实“雨露计划”和贫困大学生资助,不断加大对贫困人口上学的支持力度。坚持健康为本,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救助服务,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创新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确保完成小额信贷4.6亿元的任务。实施9000人易地扶贫搬迁,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村容村貌建设。确保完成291个贫困村退出、6.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等沁源省级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

狠抓实体经济振兴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振兴实体经济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要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构建具有长治鲜明特色的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发展前沿,发挥现有新兴产业的基础,加快占领行业高端,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举办长治第三届互联网大会,筹划建设智慧长治云平台。加快推进国家北斗数据中心(山西)分中心、联通、移动、电信等数据中心建设。装备制造业,以智能化发展为方向,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军民融合、节能环保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成功集团30万辆新能源汽车、高科LED、易通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太重高性能液压产品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推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重点打造光伏、风力发电、新型建材、镁铝合金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争取“国家光伏发电前沿技术依托基地”,扩大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现代生物医药,重点打造党参、连翘、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种植深加工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全力创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推进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建设,运用新技术、引入新工艺、使用新装备、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模式、催生新业态。全面提升煤炭产业、焦化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实施低热值煤发电和“关小上大”项目。稳步提升煤层气抽采水平。以发展精细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为方向,加快推进潞安180等项目建设。做大做优建筑业,扩大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和市政构件预制加工能力,努力构建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支持企业开拓市内外市场。逐步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低端产业,改造取缔没有安全保障的高危企业,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规上企业自主创新,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2户以上,小巨人企业5户以上,新创办小微企业3300户以上。大力发展新建基地型、闲置厂房改造型、城市楼宇型等创业基地,实现各类创业者“拎包创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保障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样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扎实开展民营经济政策落地、产业清底、创新提质、服务提升、融资对接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支持民营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提质。

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帮扶力度。建立完善干部入企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水、手续办理、品牌创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联审联批,通过联审联批审批项目300个以上。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矿权、地权流转市场,用地指标向转型重点项目、向开发区倾斜。对土地、矿产资源占而不用、低效利用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予以调整优化,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狠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新动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农产品质量为着力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围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建成6个省级、20个市级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区,建设八大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发展功能农业,推进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举办首届国际农合长治周,促进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整合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增收工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实现种养加产业全覆盖。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机耕机播面积,提高秸秆综合处理率,加大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推广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和检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深入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确保贫困户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推进农村水权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狠抓现代服务业发展

全方位打造服务业新载体

现代服务业是中高端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要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力争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以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能交投物流园、紫坊农贸物流园等为龙头,重点发展能源矿产品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农产品物流。以智慧物流、多式联运、连锁物流、城乡快递、冷链物流为重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延伸物流配送网络。引导商贸物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拓展销售规模。

加快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会计、法律、审计、评估、专利代理为重点的咨询服务业,不断推动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引入咨询服务。积极发展会展业,培育会展市场主体,延伸会展产业链。

加快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适应大众消费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需求,推动商贸、餐饮、住宿、家政等行业加快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3条特色餐饮街区,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幸福产业。

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做大做强“太行山水·红色经典”文化旅游品牌,推进神龙湾、太行红山、太行欢乐谷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太行山大峡谷创建成5A级景区。上半年完成18个旅游景区的改制工作。开工建设31项、530公里旅游公路,增设旅游景区标识标牌,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6座。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举办太行经典·长治久安旅游摄影大赛。在壶关、武乡、平顺、黎城4个县,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探索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旅游+”,建设全市智慧旅游平台,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继续做好旅游惠民“一卡通”工作,增加旅游专线客车线路。集中开展旅游专项整治行动,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确保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2%以上。

狠抓重点领域改革

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加速开发区改革创新。按照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要求,合理确定规模,坚持“五规合一”,坚决不碰生态保护区的底线,全部调出起步区内基本农田,加快起步区“九通一平”、标准化厂房建设。统筹产业布局,完成长治高新区的扩区工作,新设立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后凡是新上项目原则上全部入驻开发区,现有具备条件的项目逐步向开发区搬迁集聚,开发区内原有企业同主导产业不相符的逐步“腾笼换鸟”。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今年5月份前完成开发区“三化三制三改”工作,强化开发区经济属性,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集团落户。确保襄垣、潞城两个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使开发区成为全市转型综改的主战场。

加速国资国企改革。对恢复生产无望的“僵尸企业”、“空壳企业”和问题突出的国有集体企业,创造条件推动企业采取兼并重组、产权划转、破产关闭等方式进行改制,妥善安置职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盘活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和土地,年内完成20户企业的改制工作。全面完成行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任务,建立完善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本收益。

加速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对标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坚持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对技术审查类审批实行先建后验模式,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主动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积极引进世行、亚行、亚投行等国际资金。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力争今年有50个项目落地实施。按照财政政策金融化、财政资金杠杆化的思路,发挥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基金、扶贫开发基金、美丽乡村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城投公司、财鑫担保公司等平台,支持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

加速金融改革创新。促进长治银行做优做强做大,支持设立村镇银行,加快推进黎城、沁县、沁源的信用社改制步伐,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商行全覆盖。完善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银企对接,提升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民间融资综合服务平台、股权登记托管平台、应收账款债权流转平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实质性运作。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用好保险资金防灾防损功能,发挥保险资金投融资功能,推广贷款保证保险,探索吸收保险资金支持经济建设。

狠抓开放型经济发展

全面扩宽发展之门

全面落实“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主动参与中原城市群建设,强化与中原经济区的对接联系。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深化与首钢集团的全方位合作。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组织企业赴沿线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不断扩大太阳能电池片、硝酸铵、新型建材、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新培育3至5家出口创汇企业,全年出口额增长3%以上。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内通外联。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提升“铁、公、机”。加快太焦客专、长治机场改扩建、长临高速、长邯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入运行,积极争取黎霍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加快建设“岸、港、网”,在中南铁路长子南编组站设立铁路口岸作业区,推进无水港建设,力争长治机场航空口岸实现临时开放。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设施,推动“互联网+”工程实施。抓好海关综合服务设施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业务用房建设,力争年内主体完工。

更加注重招商引资成效。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围绕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目录,创新招商方式,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客商库、信息库、人才库,编制“招商地图”,实施精准招商和跟踪服务,促进项目落地投产。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在招商引资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组织开展专业性、系统性专场推介对接活动。加大对签约项目的开工率、资金到位率进行考核,力争境外到位资金达到5亿美元以上。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