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在线云招商

辽宁:以产业“接二连三”促推乡村振兴

时间:2018-01-30 00:00:00  来源:网络  作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如何因地制宜振兴乡村产业,则是一个大课题。

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辽宁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去年以来,我省着力实施6项乡村振兴发展工程,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狠抓责任落实,辽宁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新作为不断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在辽宁中部地区,结合产业优势,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辽南地区则围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下功夫,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裕起来;辽西北地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种养,“去旧育新”转型升级。

这个冬季,本溪满族自治县南营房村村民正忙着在农技专题培训班上学习。他们种植的中药材去年卖出了好价钱,正计划今年开春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

渤海湾畔,大连金普新区城东村新建的有机肥厂刚刚投产,正计划进一步改良土壤,扩大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贴上城东村标签的特色果蔬已经打入市场。

……

对话政协委员,他们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更要注重产业融合,以产业的“接二连三”促推乡村振兴。

“我们村20多户村民搞特色种植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正在跟着学。赶上了好时候,我们得在生产上再加把劲。”省政协委员孟祥彪说。

“发展农村产业,要重视融合,用价值链条将不同产业串联起来。以前搞种养只挣一份钱,如今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还能挣一份钱。”省政协委员李广瑞直言。

深入调查研究,带来一线的声音,参会的部分委员就我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孟祥彪: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在省政协委员孟祥彪看来,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才能真正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孟祥彪所在的康平县方家屯镇王家窝堡村,一些农民几年前开始种植寒富苹果、黑果花楸等适合当地土质的特色经济作物,如今不少人家翻新了房子、买了汽车。看见种植特色农产品赚了钱,大家纷纷跟着干了起来,如今已经形成特色产业。

孟祥彪表示,发展特色农业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民自身的种养热情。同时也要和每个乡村的自然状况紧密结合起来,精挑细选,发展适合的产业。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李广瑞: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省政协委员李广瑞坦言,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落实。

“乡村要振兴,首先产业要旺。没有产业支撑,何来富裕生活。”李广瑞说。

产业如何发展?李广瑞用亲身经历回答了这一问题。以前卖牛只能赚到养殖的钱,现在有的村子建起了自己的屠宰场、加工厂,有的村子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打出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赚到的钱要比只卖成牛多得多。

只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一产与二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才能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生活富裕提供保障。

段晓云:凭借自然资源发展服务业

省政协委员段晓云在调研中发现,众多美丽的景区都位于乡村,有些乡村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发展乡村服务业的一条可行路径。

“我来自美丽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我们拥有赫图阿拉古城等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业带动其他服务业壮大,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段晓云表示。

同时,段晓云建议,一些交通便利的乡村可以把设施农业和采摘、科普教育等结合起来,将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渗透到农村全产业链条之中,让人们看到更加多姿多彩的乡村面貌,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