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河口市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着力在推动项目建设、打造自主创新发展政策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搭建创新要素平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下功夫,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力度逐步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加快。“十二五”以来,梅河口市大力实施“科技攻关”、“火炬计划”科技发展项目,积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共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1项,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补助资金5438万元。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户,吉林四环制药等3户企业建立了省级科技研发中心。成功申报3个省“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别为吉林正方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长白飞鸭产品与优质特色鸭肥肝精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脑苷肌肽注射液项目、吉林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止痛化癥转化项目,争取资金3100万元。列入省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项,转化资金到位565万元。2013年梅河口市成功申报了“国家火炬计划梅河口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打下来一个良好的平台。
2016年,全年计划新产品试生产品种48个,计划实现产值50亿元。1-7月份,完成产值25.4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列入省百种新产品规模化生产计划项目4项,列入省百户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4项。
一、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新环境
为在全市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梅河口市先后出台了《梅河口市关于鼓励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梅河口市关于加快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了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以及2亿元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2016年,制定了《吉林省科技大市场梅河口分市场建设方案》,正在着手成立梅河口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二、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财政支持
全市有6户省级技术中心企业,“十二五”期间,共投入科技活动研发经费1.9亿元,其中投入技术开发仪器原值为8695万元。拥有科技项目122个,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0.8亿元,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198万美元。从事企业科技活动人数达到726人,其中:高级专家及博士59人,完成新产品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47人,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26个,获得省和国家驰名商标2个,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它奖6项。
全市有4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十二五”期间,共投入科技活动研发经费3284万元,其中投入技术开发仪器原值为2856万元。拥有科技项目41个,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2亿元,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150万美元。从事企业科技活动人数达到163人,其中:高级专家及博士8人,完成新产品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30人,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5个,获得省和国家名牌产品2个。
三、抓好品牌建设,培育发展后劲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创新要素比重。对初次被认(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的企业及被认(评)定为吉林省著名商标、吉林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四环制药脑苷肌肽注射液、金宝药业乐达非抗病毒系列产品、弘业钢管的激光熔覆耐磨防涂层复合处理特种油井管等高科技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不断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对初次认定为国家、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奖励;对初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在重点行业(领域)取得发明专利、完成成果转化且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目前,全市医药企业在研品种36个,其中,11个国家一类新药,8个取得了临床批件,5个已进入临床试验。“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近7亿元。
四、加强平台建设,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搭建产学研平台。紧盯中科院、中关村、央企等战略合作方向,依托梅河口市经济开发区现有的区位优势、土地优势、政策优势,全力打造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平台、中梅产业发展基金金融平台,在投融资、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投资、学习交流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2013年,梅河口市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设立了5000万元的中梅产业发展基金。利用中科院合作平台,将每年中科院提供的10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梅河口市民营企业进行对接,为企业扩能改造提供项目和技术支持。成功推动了吉林丰生制药与沈阳药科大学合作开展脾多肽注射液药效学研究,吉林金宝药业与吉林大学开展的地拉韦啶分散片品种生产工艺的研发,吉林万通药业与长春工业大学合作开展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研发。去年,梅河口市又促成了梅河口冠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梅河口市飞龙食品有限公司和长春中医药大学建立“吉林省坚果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中心”,共同开展2项关于松子油系列保健食品研究与产业化项目。
搭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大力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发展,目前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8户,融资性担保公司10户,累计担保融资贷款60余亿元。通过“政银企保”对接活动,每年帮助企业融资贷款50亿元以上。不断加大“助保金池”财政投入,扩大融资能力,目前可为中小企业撬动6亿元银行融资。同时,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已有5户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16户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金宝药业与通化双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后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依华渔具、正方农牧先后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在资本市场的融资直接促进了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搭建人才建设平台。每年根据企业需求分行业举办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设立人才引进激励基金,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企业引进的本科以上专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3年以上,给予2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扶持。每年从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不低于5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对直接引进并签订工作合同的博士,5年内按每人每年1.2万元的标准发放工作津贴;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并签订工作合同的高端人才等,5年内按每人每年3万元的标准发放工作津贴。每3年组织开展一次“梅河口市杰出创新创业人才奖”评选活动,对获奖者给予5万元奖励。四环制药、弘美制药等企业为本科以上的技术型人才建立“人才公寓”,弘美制药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四环制药、四长制药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聚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