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在线云招商

哈尔滨工业作好优化升级三大文章

时间:2017-12-27 00:00:00  来源:网络  作者:

黑龙江哈尔滨市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业优化升级的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这三篇大文章,加快构建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夜幕下的哈尔滨中央大街,活力四射。尝一支百年马迭尔冰棍,听几曲街头西洋乐,游一游这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是许多外来游客的游玩“标配”。

活力,还蕴藏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肌理中。近年来,哈尔滨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化有利机遇为发展红利,变优势潜力为现实生产力,已连续10个季度稳定在6.5%—7.5%区间,发展预期持续向好。

转方式

构建产业新格局

哈尔滨拥有黑龙江省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经济总量约占全省四成,粮食产量超过全省四分之一,全市共有院士38名,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都比较强,是黑龙江当之无愧的龙头。

2016年,哈尔滨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分别增长了7.3%和7.5%,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行列。然而,哈尔滨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与全国的情况相比,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要实现赶超发展,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必须下更多功夫,抢回发展优势。

一个“抢”字,抢的是时间,见的是决心。发力的方向,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哈尔滨鲜明供给优势的领域。

哈尔滨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业优化升级的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升级“老字号”,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培育壮大“新字号”,对新材料、生物、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抢占高端,扩大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和就业拉动点。

目前,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550亿元和1039亿元,在巩固提升这两大千亿元产业的基础上,哈尔滨还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设备等朝阳产业迈上千亿元台阶,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等一批百亿元产业集群,初步构建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哈尔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0.7亿元,同比增长3%。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64.6%,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8.8%。其中,旅游业取得突破性增长,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965.5亿元,同比增长13.4%。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总收入今年预计将达到600亿元,同比增长22.4%。在通用航空产业方面,目前已获批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基地,并吸引爱飞客、天津鑫茂等企业参与项目建设,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抓双创

激活发展新动力

在哈尔滨的城市中轴线上,一个创新创业的高地正在徐徐隆起。

这条15.8公里长的大街上,聚集着18所高等学府、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近4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从2016年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政府开始打造这条国内最长的创新创业大街,将“校所集聚带”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带”。“我们的眼睛不仅要向外看,还要向内看,把自己的资源用好用足。”哈尔滨市南岗区区长宋博岩告诉记者,南岗区主动转变意识,真金白银地投入,真抓实干、真情服务大学大所,科技转化“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

“打科技牌、走创新路”。哈尔滨抓住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突出短板,搭建市校(所)科技合作、企业研发、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科技投融资服务等六大平台,确保成果产得出、转得畅、接得住、留得下、长得大。

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告诉记者,为推动科技转化,哈尔滨着力破解“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比如,为有效激发创业源头,哈尔滨启动“三权”制度改革,引导一批高层次人才走出实验室创办企业,推动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向企业产品转化。又如,针对大批实验室成果在转化时遇到的“大学想做不能做,市场主体不愿做”的困境,充分发挥政府补位功能和在政策资金方面的引导作用,通过“事业单位+企业+基金”的新型组织架构,搭建起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运营的新体制新机制,探索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

哈尔滨还组织成立了由政府大投资、少参股的新型产业机构“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产业集团”和“哈工大焊接产业集团”等,为有效破解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出了新路。其中,成立仅一年多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市值已接近百亿元。

哈尔滨龙门科技企业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元新告诉记者,看中哈尔滨的双创潜力,2015年他由律师转行打造孵化器“龙门客栈”,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民营科技孵化器。据了解,目前哈尔滨的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已有131家。“虽然哈尔滨的投融资还不够活跃,但这里创新创业的氛围和市场需求是比较好的。”邹元新说。

金融对创新创业的意义,在东北尤其重要。为此,哈尔滨积极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全面实施“创新券”计划,建立“企业先行投入、市场评价、政府补贴”的科技资金后补助投入新方式。

双创的活力正在加速释放。据统计,2012年至2016年,哈尔滨共集聚科技成果3928项,转化落地2324项,高新技术企业从308家增加到492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哈尔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180户,哈尔滨新区与哈工大还双双获批国家第二批区域和高校“双创”基地。

促改革

打造振兴好环境

记者在哈尔滨道里区采访时了解到,在原有的招商局基础上,道里区又设立了5个专业招商分局,并成立了企业服务局。道里区委书记冯延平告诉记者,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将让企业办事的“快车道”更加畅通。

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哈尔滨进一步简政放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从放活市场中找办法、找台阶、找出路——率先在全国取消市级所有自设的行政审批事项;率先在全省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部门内设机构大处室改革。这些举措使政府事权精简52.5%,相关中介服务减少35%,市政府部门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减少81%。

哈尔滨市行政服务中心从精简要件、压缩时限等关键环节入手,全力开展审批服务的流程再造。目前,已完成入驻中心46个窗口单位的465个事项流程再造,实现11个部门33个事项“不见面”办理,10个部门49个事项“零跑路”,23个部门202个事项办事“跑一次”。

政府做“减法”,市场做“加法”。今年前三季度,哈尔滨新增市场主体9.4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6.3万户。

好环境引来了好项目。在去年8月份建成的哈尔滨创新金融园,平安普惠总部、中信资本、嘉实资本等40家国内大中型金融企业落户园区,并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平安普惠项目,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税收8亿元左右。”哈尔滨创新金融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马瑞告诉记者。

2017年3月份,国办印发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哈尔滨与深圳市结了“对子”,目前双方已签署对口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项目52个,签约金额达到274亿元。

更重要的是,哈尔滨还将全面学习深圳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主创新、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建设、市场观念、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先进做法。据了解,哈尔滨派出了12名区县及职能部门一把手前往深圳挂职,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