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在线云招商

宝山腾出空间为未来发展注入无限想象

时间:2017-08-01 00:00:0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说起今年上半年的宝山,便不能不提6.3平方公里的“南大地区”。

从2010年起,这个国家环保网格色块中的“黑色”地块开始综合整治。在经历了艰苦的谈判、动员、拆违、腾地之后,今年上半年终于呈现破茧之势,已进入征收补偿收尾和功能开发启动阶段。曾经藏污纳垢的厂中村、城中村,已悉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绿意的开放式公园、高品质的动迁安置房,以及即将崛起的休闲商务区。

这个颇具代表性的地区转型,成为整个宝山转型的缩影。上半年,宝山拆除违法建筑1125.4万平方米,完成年初目标的140.1%,力度在全市屈指可数。这些腾出来的“大衣料子”,则为宝山的未来发展注入无限想象。

在补齐短板,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宝山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实现区地方财政收入92亿元、增长10.1%。实体经济加速发展,区域统筹力度加大,科创建设中亦常有“惊喜”出现。

交出有“惊喜”的科创成绩

在刚刚举行的七届区委四次全会上,宝山区委书记汪泓这样谈及科创:“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关键是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先进制造业作为建设科创中心重要功能区的主攻方向。”

坦率地说,从全市范围看,宝山算不上科技强区。但今年上半年,宝山的科创成绩单亮出来,让人们看到了它的默默发力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3月22日,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颁奖,宝山有10家企业获奖,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其中,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承担的“深海油气开采系统核心装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复控华龙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全市唯一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6月初,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促成了首批3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进入产业化阶段。作为本市首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石墨烯功能型平台为科研团队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支持,让他们将实验室技术成果进行中试放大,转化成能被企业产业化的成熟技术。

石墨烯功能型平台,正是上海市科委和宝山区政府联合打造的,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旨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7月19日,中国首家3D打印文化博物馆在上海宝山智慧湾科创园区内正式落成。这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首家以增材制造(3D打印)和三维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兼具历史文化教育、文化体验、科研等多重功能。此外,全球3D打印领先企业比利时MATERIALISE等高科技企业先后落户宝山。一个集孵化、生产、研发、教育于一体的3D打印生态圈,已经在宝山呼之欲出。

顶层设计对宝山区的产业扶持亦十分明确:根据宝山区最新出台的新一轮“1+9”政策,区级财政每年安排3.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覆盖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节能减排、金融服务、环保、农业、人才、文化创意等9个领域。大部分产业发展区域将纳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享受大张江政策。

今年上半年,宝山区领导走访企业的脚步可以说马不停蹄。

今年初,宝山区28位四套班子领导对全区127家区域税收贡献突出的重点企业、成长潜力大的企业以及产业园区开展联系走访,了解企业诉求,共收到企业信息反馈表108份、企业意见建议140条。

截至6月15日,在区领导的支持下,有29个部门参与对接协调并提供处理意见,其中已解决的有95条,正在解决的有25条,需进一步沟通对接的有20条。

今年4月22日,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和区长范少军带队,南下深圳拜访深圳招商局集团,并与招商局集团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上海唯一一个与招商局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的区。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政企合作、资源整合和产业联动,全面推进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开发建设以及吴淞工业区转型升级,发展邮轮经济、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业、航运业、金融业等重点产业。

对于宝山这个处于转型发展期的老工业区来说,如何利用通过产业调整新腾出来的土地来规划发展,如何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来参与这片热土的建设,的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仅今年上半年,宝山就集中启动了富驰高科、中铁上海总部、开利空调等2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

目前在宝山,无论是对政府投资项目还是企业投资项目,均探索了“容缺审批机制”、“工可初设合并审核”等一批创新的审批办法,将依法行政转变为加强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这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有助于打通投资项目落地实施“最后一公里”、降低制度性成本,最终激发出区域经济活力。

而全区围绕招商机制、规划布局、资源要素、准入评估、政策服务、投资队伍等方面,制定区域统筹方案,形成“区级产业发展区域统筹领导小组+区级投资促进中心+区属国资功能性平台”的运作模式。严把项目准入和土地供应两个关口,明确产业评估、土地出让等相关办法,形成产业发展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宝山区吸引外资情况也呈现良好态势。目前,全区共有外商投资企业近1300家,并持续优化外资结构,让众多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项目落户宝山。今年1-4月,全区外企实现营业收入196.6亿元,同比增长13.5%;纳税总额30.5亿元,同比增长94.7%。

打磨精细化的治理功夫

全区干部干劲十足、奋勇争先,却在精细化的治理上欠缺了一些“火候”,曾经是宝山区的一大软肋。

而今,情况正在日趋改变。今年,宝山区创新推出“社区通”,成为传递党的声音、彰显组织力量、解决群众需求的有效载体。到今年7月,全区的居民区都通开通了“社区通”,其中已有7万余个居民用户,包括1.7万多名党员。它不仅可以帮助居民解决身边的问题,还有了“全民微社交”的样子,更让政府部门实现了“不等群众打电话、直接倾听心里话”的作用。

下一步,宝山要完成“社区通”城乡全覆盖,争取更多党员“亮身份”,聚焦突出问题,进行精准化管理服务,有的放矢地引导舆论、倡导规则,将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社区公约、村规民约等形式固化下来,更好地引导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如果说“社区通”成了精细化治理的载体,那么火热进行的拆违工作,也成了促使基层干部精细化治理的手段。许多宝山的基层干部坦言:“拆违的过程很艰苦,但看到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得到老百姓肯定后特别有成就感。在拆违中,也学到了很多做群众工作、加强社会治理的方法。”

在沪太路石材市场违法经营户清退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有一户人家有在附近学校读初三的学生,6月份即将参加中考,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业,破例让其保留至中考完毕才实施拆除。这样温暖人心的行为,也得到了其他清退户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拆违更加顺利。

仅去年和今年,南大地区就有3个动迁安置房项目获得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大奖——白玉兰奖。罕见的背后,是治理的妙招: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除了专业监理人员以外,在被动迁的四个村,大场镇还采取“自己的房子自己监理”的办法——在村子里寻找三五名会做建筑活计的村民,组成质量监督小组,让村民自己监督未来住的房子建设。

而对于宝山这样地域广大、情况复杂的区域,能否进行“精细绣花”般的城市治理,对未来的转型和发展尤为重要。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