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在线云招商

丹徒区倾力打造“生态丹徒”金字招牌

时间:2017-03-09 00:0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去年9月,“2016最美中国榜”在2016创新“互联网+全域旅游”暨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上正式发布,丹徒区被评价为“一座生态与自然、文化与特色、旅游与休闲在这里和谐共荣的城市”,从众多参评对象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2016最美中国榜”。“生态是生存之本,环境是发展之基。一个地方,如果经济搞上去了,但环境落下来了,全面小康是不会得到社会认可的。”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丹徒区委书记陈琳表示,“生态”是丹徒最大的品牌和特色,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区正以创新实干的精神全力打造更具“含金量”的生态丹徒。

引新产业 优化结构——打造绿色“生产线”

经济发展只有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才能和谐共赢。丹徒区牢牢抓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同时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发展最“叫劲”的时候,丹徒却投入更多的精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使得丹徒经济发展质态不断“生态化”。全区上下全面调结构、促转型,积极招引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接近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41%,构建起了“高端装备、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为主体的优质产业结构;先后创成省、市级农业园区7个,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25%。

“十二五”以来,丹徒在没有引进落户一家化工企业的基础上,结合长山片区和东西部生态环境整治,累计关闭各类“五小”企业超过350家,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7.5%;完成了累积长达43.9公里的18条河道综合整治;完成了5项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工程;2015年以来整治燃煤小锅炉119台,淘汰黄标车700余辆;建筑工地扬尘、道路积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丹徒严格落实省市区“263”专项行动的相关要求,突出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以“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值”的理念,扎实推动丹徒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绿色建筑产业园和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试点园区,加快实施水断面达标、水体综合治理、污染企业淘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

与此同时,丹徒区颁布实施了《丹徒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扎实推进产业绿色增长、园区生态改造、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十三五”期间,丹徒将投入100亿元完成重点技改项目100个,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绿色GDP”。

因地制宜 科学治理——呈现品牌“风景线”

碧水蓝天,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走进丹徒区世业镇世业村,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美丽而和谐的画面。在这里,不仅有整洁的道路、成荫的树木,而且路灯、交通标线等配套设施一应齐全,特别是粪便、污水等农村生活垃圾全部统一集中处理。“自从我们村被评为‘三星级康居乡村’之后,村里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村民王桂荣开心地说。笔者了解到,世业村先后获得“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绿化模范村”“江苏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世业村的变化,是丹徒区众多村庄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丹徒区紧紧把握“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走在前。2014年,丹徒区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2016年5月,启动世业镇、世业镇世业村和东大坝村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建设。在生态环境打造上,丹徒区始终把生态作为最公平的福利,深入实施“天蓝、地绿、水清”工程,扎实开展绿化造林、山体宕口复绿和水环境治理。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新建农村污水管网250公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12座,林木覆盖率达3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65%以上,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标准达到100%。

截至目前,丹徒区已完成170个村庄的环境提升,共建成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1座,服务农户6679户,实现了区域供水全覆盖、乡镇公交全覆盖、污水管网和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全覆盖,实现了国家级生态镇全覆盖,省市生态村比例分别达到34.5%和90.8%。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百姓创造了优美的生态宜居条件,还为丹徒带来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机遇,旅游品牌接连创建,亮点纷呈,吹响了丹徒旅游经济的集结号。据了解,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已入选江苏省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并于去年入选江苏省2015年十大新景区。丹徒还建设了全国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恒顺醋文化博物馆,并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世业洲成功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正在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扎实迈进。在“2016中国·丹徒旅游文化节”期间,丹徒区先后成功地举办了上党桃花节、江心洲野菜节、走进荣炳·深呼吸摄影节、长山茶文化节、世业洲长江国际音乐节、槐荫文化旅游艺术节、江心洲柑橘节等十余项节庆活动。2016年,全区旅游营业总收入56.58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增长超过20%。

江苏长山薰衣草庄园项目一期建设完毕,开园纳客;“乐之岛”休闲观光娱乐项目正式营业;“2016中国·丹徒旅游文化节”的高标准举办……丹徒的文化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破茧成蝶”,初步构建了“一山两岛多点”的大旅游格局。

抓铁有痕 全面监管——严守生态红线

丹徒将生态红线视为维护全区生态安全的“生命线”、维护公众健康的“保障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为了加强对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丹徒在《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的基础上,又划定了市级生态红线,扩大了生态红线保护范围,最终形成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域面积137.04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比例高达22.43%。

区环保局联合住建、国土、水利等部门,加强对生态红线区域的日常巡查执法,铁腕打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强化水质断面的监测,严格落实“断面长”负责制,对所有国控、省控考核断面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措施,确保所有断面都达标;同时,按照生态红线区域分级分类管控要求,结合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排污许可证等制度,抓重点、严管控,加强对生态红线区域的管控力度。围绕“智慧生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系统,推行网格化分级环境监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相关制度,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相关执法部门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不留监管死角、不存执法盲区。切实把绿色发展、健康文明的理念落实到各部门的工作中,形成了“党委政府负总责、板块部门齐上阵,企业主动守法、公众积极参与”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丹徒区长期坚持“生态先行”形成的“涟漪效应”正在释放,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推进了城乡环境面貌的根本改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