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个风,就是正在席卷中国大地的“无胶片化”大潮;而青萍,则是这个大潮的幕后推手、“云胶片教父”、明天国际企业机构董事长潘仁进和他的云电子胶片、“云影像”服务事业。
这是怎样的一片“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前不久。
45岁的王先生,家住仙居县安岭乡。那天下午,他突然头痛,就到仙居县人民医院就诊。医生了解情况后,给他开了磁共振检查。
做完检查,王先生得知次日才能拿结果,就回家了,准备第二天早上再过来。当天傍晚,他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王先生,请到我院门诊大厅自助打印磁共振检查报告,或点击……浏览电子胶片及报告。”
王先生点击了网址,一个新页面立即弹出,磁共振影像和报告都呈现在眼前。影像下载后非常清晰,报告和医院打印的一样,图文清楚,还有医生的签字。
结果显示,王先生的脑部平扫“未见异常”,高兴之余他不禁感叹:真没想到,现在还可以这样看病。安岭乡距离仙居县城大约80公里。按照传统的就医流程,他要起大早,乘城乡公交,花两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医院,排队等候,拿这份报告,再坐公交车回家。大半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这个,就叫‘无胶片化’或‘云胶片’;仙居县人民医院,就是一个‘无胶片化示范医院’。而提供全套系统和服务支持的,就是我们明天国际。”潘仁进说,随着“互联网+医疗”创新服务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全电子化影像检查服务,“牛皮袋+医用胶片”被“移动终端+电子胶片”所取代,病人的检查资料可以随时随地在自己手机上浏览和下载,也可以分享给上级医疗单位的专家。明天国际在仙居县人民医院构建的,正是基于互联网、云存储、移动应用的全新电子化病人影像服务流程。通俗简易的说法是:病人就医挂号或检查登记时,系统会生成一个设别身份的二维码。此后,不管在何时何地,病人通过微信等工具扫描二维码,都可以进入属于自己的特定互联网空间,浏览和下载电子化的胶片及各类检查报告,甚至全部医学影像。
尽管,大量媒体在报道潘仁进时,用的是“中国无胶片化先行者”或“中国无胶片化推动者”,事实上,与“云影像”“全网云”医疗服务平台相比,“无胶片化”只是一个起步;又或者说,“云影像”“全网云”,是“无胶片化”运动的升级版、真正实现病人影像检查互联共享的世界。
“人们都曾有过美好的想象——手机中藏着一本属于你的‘健康护照’,从小到大的患病就医经历都一一记录在案,医生不需要重复问你的既往病史,甚至可以进行精确的远程诊断。现在,‘云影像’和‘全网云’医疗服务平台,正一步步让人们的梦想变成实现。”具有诗人般激情的潘仁进说,明天国际建立的“全网云”医疗服务平台,正是以临床信息共享、病人服务、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疗为主题的医疗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可大幅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病人的就医体验。
无数次,在各种论坛、研讨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作为“教父级”的人物,潘仁进总是传经布道般地念叨着“无胶片化”和“云影像”的种种奇妙和无限可能——
“借助互联网连接、智能的特性,移动医疗应用、互联网医院等各种形态层出不穷。传统医疗机构亟需顺势而为,进行服务的转型升级。今天,明天国际发起的‘无胶片化’‘云影像’服务,它是一种必须的选择。”这是去年11月在义乌召开的2016浙江国际健康产业峰会所言;
“我们为医院提供影像检查全电子化服务和影像资料云存储服务,与传统塑料胶片相比,简直是高速公路与茶马古道的差别。上级医疗单位的影像专家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全网云’影像平台,方便浏览病人影像并及时提供会诊服务。打个比方,如果需要北京、上海的专家会诊,通常情况预约专家都会很困难的,更何况还要由人把胶片送过去,现在只要发送二维码,或者点击手机申请专家会诊,专家就可以非常便捷地浏览患者的资料,提出诊断结论或建议。”这是苏州万人大会——2016年中华放射学年会上所言;
“互联网时代让这样的探索非常有效。像‘全网云’这样的数据多地备份、全网共享,无疑打破了传统医疗信息的孤岛。既可以解决大型医院的个性化专业需求,又能解决小型医疗机构共性化的基础需求,并能满足分级诊疗的资讯共享问题,甚至还可以建立影像医生生态圈,把更多专业的医生维系在同一个圈子里,形成云上专家团队。”这是今年2月在乌镇举办的首届中国无胶片化运动论坛所言。
对“无胶片化”和“云影像”最简单直接的描述,则来自我国第一家“无胶片化示范医院”——兰溪市人民医院院长应佑华:“这个项目运行后,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以前放射科大厅总是人满为患、喧闹热闹,现在这里冷清多了!”冷清背后,正是“中国无胶片化运动”推行全电子化影像服务后,给病患及家属带来的便捷、经济和高效率。
这是怎样的一份坚持?
3月17日,宁波当地媒体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宁波市级医院将试点胶片打印收费和CT检查收费项目分列。
消息说,市民侯先生去医院看肺炎,先后付钱拿回了8张原本自己不想保留的CT和X光胶片。媒体针对侯先生的经历进行了追踪报道,反映了目前医院在为病人做影像检查时,病人无法选择是否要胶片的问题。“报道刊发后,引起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不少市民表示,希望做影像检查时,在胶片问题上拥有选择权。昨日,市卫计委回应,表示将尽快对市级医院的系统软件进行改造,将胶片打印收费和CT检查收费项目分列开来。待市级医院系统改造运行成熟后,此举措会逐步推广到其他医院”。
“昨天和前天,不少读者通过热线电话等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看法。市民裘女士认为,看病时人人都买胶片确实没必要,不但增加病人负担,还造成资源浪费,早就应该取消。
有网友则认为,取消病人拍片必买胶片的做法只是第一步,未来还应该形成全市乃至全省的医院影像资料网,让患者们外出会诊或转诊时,也能减少重复检查……”
事实上,这则消息传递出的信息,远远不止这些。它在深层次上反映了,在事关千千万万城乡居民健康的医疗服务上,每一步的改革,都有太多的牵扯,都有太多的艰难。这一点,作为“云影像”“无胶片化”的始作俑者之一,潘仁进有着太深切的体会。
自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拍下第一张X光片,医生自此得以洞察人体内单靠肉眼所无法看到的器官变化,医用胶片也由此进入医用领域,用于记录放射影像。医用胶片和影像信息一直是不可分离的,直到上世纪末数字影像变革时代的到来。
“为什么要无胶片化?当整个世界都跨入数字化,移动互联网络无处不在,传统塑料胶片就变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潘仁进说,传统塑料胶片是银盐胶片,采用卤化银、显像剂等高成本、易污染原料制作,存在污染环境、不易保存和影像独占、不便分享的缺点。现在,医用胶片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不再使用。“而我国一年要使用近8亿张胶片,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的费用。‘无胶片化’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塑料胶片的污染问题,同时节省大量医疗经费,受惠的是老百姓”。
我们不能说,医用塑料胶片是废塑料,它在人类健康史上作出过无可替代的贡献。问题是,现在进入了21世纪,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当人人都手持一部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用牛皮袋包着的医用胶片吗?我们还需要拿着胶片四处奔波寻医找药吗?
一个发布在权威媒体的例子能简单地阐述某些理念:
60岁的林先生,因意外受伤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因治疗需要,林先生做了十七八次CT等检查,包括头部、胸部、腹部……据统计,共有40多张片子。林先生以后得将这些胶片背回家,在以后看病时都要背着上医院。
如果按照传统的“牛皮袋+医用胶片模式”,一张片子的费用为22元,共需要近千元;但在无胶片化模式下,他再也不需要背着这些胶片了,每次检查只需交8元的图文报告费。
潘仁进认为,医用塑料胶片现在依然在我国大量存在,只因为其商业模式,并不是因为其有多大的价值。他再一次用诗意的语言说:“云胶片、云报告等互联网云影像服务,其方便性、实用性以及诊断价值远超物理介质的医用塑料胶片。云胶片不但优化病人影像服务流程,并且为医生开启合法的互联网红利通道。这一个‘无’,实超‘有’无穷倍!”
潘仁进宣称:“云胶片”是智能互联时代的自然产物,代表了开放、平等、众享的互联网精神,有其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当然会得到医院、病人以及政府的热烈欢迎”。但从来新生事物都是一波三折,饱经沧桑的。“这一年来,我们花了大量精力处理和回应胶片供应商五花八门无厘头的投诉!幸好,各级政府都是理解、鼓励、向着我们的!”
行业内不少人嘲笑潘仁进就像唐吉诃德一样,与风车在战斗!“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你去做了,去努力了!大丈夫处世,当志于道,立于义,无所畏惧!”
问起无胶片化服务的最大阻力,潘仁进说:最大阻力来自于塑料胶片市场的混乱无序。一个低技术含量的医用耗材,因为价格虚高而存在较大利润,而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医疗服务,却因为没有现成的收费标准,医院只能向病人收取图文报告服务费,目前云胶片实际上是免费在为病人提供服务。他希望,各地能依照国家发改委2015年12月25日3095号文件的精神,及时出台互联网创新服务的收费标准,出台政策扶持这项了不起的创新,让更多的患者受惠!
这是怎样的一个“唐吉诃德”?
“《易》曰:天道忌穷,‘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我们并无意‘替天行道’,却意外被传统胶片推上论道的征程!”
“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世界,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将不属于互联网的人和事物,抛甩到生态边缘。你要么顺应,要么被淘汰!你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
很难想象,这些诗一样的语言,来自于一个医工科出身、从事医疗科技开发的人——“唐吉诃德”潘仁进。
面对采访,或在各种公众场合,只要谈起无胶片化,潘仁进一定神采飞扬,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胶片、无胶片、云影像、全网云,说得诗意动人,直让人怀疑:真是理工男?真是理工男,而且是一个传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工作不满三年的他,一头扎进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凭着扎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技术,在宁波周边开辟出了一片医疗器械服务销售的天地,直至成为世界著名品牌浙江省总代理、全国总代理。全国各地都有他的办事处。
世事沧桑,到了本世纪初,走得太快的潘仁进,因资金链断裂等多种原因,公司难以为继,“当时公司资产是负八百万”。事实上的商人,骨子里的诗人,困扰中的他,乐观地把这十年的创业经历,形容成“第一明天国际”。
“第一明天国际”结束后,潘诗人把眼光投向了医用软件产业。其实,软件是一个更烧钱的行业。上海徐家汇270平方米的房产,被迫换成260万元现金继续烧。
直到今天,潘仁进回想起这段岁月,总是说:仿佛是在沼泽地里前行,心有戚戚,前路迷茫,却不得不咬紧牙关,奋勇向前。所幸,今天的“前路”如此明晰,明天国际旗下的软件企业明天医网,已经是行业领先的医学影像系统软件研发和服务供应商,占有浙江省一半以上的医院用户、七成以上的卫计委用户。我国医学影像服务的不少创新项目,是由明天医网率先探索实施的。比如十年前宁波鄞州区卫生局的区域影像集中诊断项目,五年前福建省莆田卫生局的全市PACS系统项目、宁波市病理中心项目,四年前的舟山群岛网络医院项目……这些局部项目,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
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潘仁进说,自己再出江湖,成功打造“第二明天国际”靠的是两部书:《四书》和《金刚经》。《四书》教我人道,让我懂得该如何做事,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发展业务;《金刚经》教我快乐,让我保持坦然良好的心态。
有一个例子,2007年明天国际成为佳能DR中国南区总代理商。刚开始时,另两个大品牌对市场近乎垄断,佳能DR的影像品质也不如它们。但是佳能DR也有自己的好处,能利用医院原有的X光设备,而且能一板多用,并非常耐用。到现在,浙江省内几乎没有医院不使用佳能DR产品。潘仁进引用《孟子》的话说:“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关键是你的产品、解决方案,是否得人心!好的产品、方案,它自己就具有传播力,会从一家医院,扩散到另外一家医院。
与马云有点像的是,潘仁进也喜欢金庸。马云把自己比作风清扬,名为剑宗实为气宗。潘仁进则把“第二明天国际”大卖DR设备,命名为剑宗功夫;把“第三明天国际”推动“无胶片化”运动,比作修读《易经》后练就的气宗功夫,实则是“剑气双修”。至于他自己是不是风清扬,他从未说过,但风太师叔的“无招胜有招”,则被他改成了“无超乎有”——2015年7月,以云影像业务的开启和全网云医疗股份公司的成立为标记,他在金庸故乡嘉兴发起了“中国无胶片化运动”,开启了“第三明天国际”。
生当其时,即使如此曲折艰难,20个月,600天,“第三明天国际”依然获得了巨大成功。一份报告说了三个“已经”:明天国际已经建立了系统的云影像及云胶片服务理论;已经解决了所有云影像及病人电子化服务的技术问题;已经建立了超过二十家无胶片化示范医院。
今年春节,在乌镇,潘仁进宣布:“中国无胶片化运动”第一阶段目标已经达成!他对着台下黑压压的粉丝,大声说着自己的感言,未来的畅想:
“变是永恒的,阴阳互动交替、相克相生是自然规律。有形的塑料胶片相对于无胶片化服务,将迅速被淘汰。互联网贯通世界,涤荡一切无用。‘中国无胶片化运动’将开启第二阶段,全网云将突破地域界限,与多省市深度合作,助力医疗机构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边界化,助力医联体建设,提高诊疗效率,并满足医院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患者网络问诊等一系列综合医疗应用需求”。同时,他希望能团结包括传统胶片供应商渠道在内的一切力量,推进医疗电子化服务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共享事业!
一首新诗《湖畔偶得赠梁公》道出了潘仁进从事无胶片化服务的当下心境:“栖霞岭外曲院东,初长梧桐正漫空,四月春风无限相,桃花飞落水重重。”医疗无胶片化电子服务就像初长的梧桐一样迅速弥漫,为老百姓遮阳挡雨,提供便利。互联网医疗服务自2015年开启到现在,正如四月春风,时雨时晴,忽冷忽热,呈现无限可能,十万色相。但凡人世间的形式方法,即便如桃花明艳,招引万众瞩目,也难免逾时飞落,付诸迢迢水色,创业者既需坦然面对成败,不定中又或许结出累累硕果,挂满枝头!
一个月前,在杭州白马湖的2017年浙江省国际医疗器材博览会上,明天国际成为销售明星。喜欢古文的潘仁进,向着参观的人群说起了古语——“‘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我感觉自己以前只是在做生意赚钱,现在才刚刚开始做事业!”欲度众生,必行大无私、大无畏!
看着他越说越激动,突然想到,他挥舞的双手,看似东指西点毫无章法,是不是就叫看似无招实有招,无招胜有招,无片胜有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