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日发布2016民营经济“成绩单”,其中两大数据引人注目:高新企业九成是民企,政策性融资担保受益企业逾九成为民企。受益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等政策,安徽民营经济创新势能正持续积聚,涌现出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安徽高新企业九成是民企
合肥市市民王璐告诉记者,当人们忙于一边开车一边操作手机时,自己依赖智能车载系统,便可以通过语音解决原来需要靠肢体动作完成的打电话、发短信、查询信息、控制音量大小及调整空调温度等功能。
王璐口中的这款智能车载系统,便是依托于安徽合肥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这项技术识别率已经高达97%,即使是一些方言,也能轻松分辨理解。
回望2016年,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一些大的赛事上,科大讯飞连续获得国际语音合成比赛BlizzradChallenge的11连冠;在语音识别国际上最高水平的CHiME比赛,科大讯飞包揽了3个测试项目的冠军,并刷新历史纪录。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近日公布的2017全球10大突破性技术榜单中,科大讯飞入选强化学习、刷脸支付两大突破性技术研究者名单。
从中国语音产业的拓荒者一跃成为世界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科大讯飞的成长路径只是安徽省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2016年底,安徽像科大讯飞这样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增加到3480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为90%;设立院士工作站的民营企业增加至98家,占全省的比重为66%。
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介绍说,过去一年,安徽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281.3亿元,增长10.4%,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七成,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也近七成。“民营经济发展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为安徽省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
数据显示,2016年,安徽省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196.4亿美元,其中出口153.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53.8%。
专精特新企业异军突起
安徽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离不开12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异军突起。
“公司创立19年来,只专注干一件事,就是专注于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的设计制造,现有9大系列、1000余个规格产品,产品配套车型包括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等诸多知名品牌。”蚌埠昊方机电公司董事长杜朝晖说。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昊方机电10余年来坚持用工匠精神做出好产品,如今成长为国内最大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15%,并且是行业国家标准的主要制定单位。
为促进产业集群更好发挥“雁群效应”,安徽通过规划引领、龙头带动、产业链建设等,不断推进产业集群专业镇提质创牌,截至2016年年底,已经形成了213个特色产业小镇,成为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集聚效应进一步彰显,带动从业人员163.54万人,集聚企业近3万户。全省共有22个小镇的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如被誉为“中国电子之乡”的天长市秦栏镇、“中国电缆之乡”的芜湖市高沟镇等等。
在被誉为“中国机床第一镇”的马鞍山市博望镇,“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124.8亿元,集聚企业843户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共70多个国家。镇上有10万人,每个家庭的就业都跟特色产业息息相关,一般不是企业工人就是销售人员。”马鞍山市博望镇副镇长耿基双说。
政策性融资担保受益
如何缓解政策执行存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安徽省大力落实“降成本20条”,扩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覆盖面,大力实施政策性银行担风险模式、“税融通”等融资新模式。来自安徽省财政厅的信息显示,截至2016年11月末,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成员单位共有128家,在保余额1195.3亿元,平均担保费率1.2%,受益企业90%以上为民营和小微企业。
在各种利好政策叠加的大环境下,安徽民营经济提质提速,活力得到释放,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6年该省新增私营企业15.9万户、增长30.5%;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28户,居全国第一位。
当前,安徽省通过发展民营经济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取得了1+1>2的效果。尤其一些大企业的双创平台,帮助创业者弥补短板,为创客赢得利益。
“如果我们自己做,没有品牌支撑,能否得到市场认可都不一定”。曾经是创客、现在是荣事达合伙人的张会军说,他带领的空气能项目,2016年销售额过亿元。同时,张会军三人创业团队的加入,帮助荣事达热水器项目“死而复生”,成为该公司智能家居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者的新理念、新技术等,正在为安徽省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