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蛇伤所是在党中央和卫生部的关心下,196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家蛇伤研究所,目前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华东乃至亚洲最大的蛇伤救治基地,新安医学(蛇伤)非遗传承单位。50年来,该所累计救治各类蛇伤及无名肿毒患者7万余例,治愈率达99%以上,辐射至全国16个省市及国外患者,创造了我国乃至国际蛇伤救治的奇迹。先后完成了国家、省市科研成果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三等奖3项。其中,自主研发的“祁门蛇药”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五步蛇人工养殖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与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的“蛇伤蛇种的早期快速诊断研究”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及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与俄罗斯、南非、日本等均有学术往来,1992年承办了第一届“亚洲(国际)两栖爬行动物学术研讨会”。但近年来由于机制、体制、投入、人才等多方面原因,祁门蛇伤研究所的发展步伐不快,“祁门蛇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一批“药准字号”产品先后流失,损失极大。
祁蛇,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中药材。蛇类医药蕴含着巨大的药用与经济价值,必将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上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祁门蛇药”等特色医药产业,对进一步打造安徽独具特色的医药产业“名片”,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祁门蛇药”品牌的战略定位。2015年正是省政府批准蛇伤所成立50周年,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组织发改、卫生、科技、财政等部门开展专项调研,把“祁门蛇药”等特色医药产业,列入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并作为安徽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重点项目,切实加大扶持与培育力度。
2.将祁门蛇伤所更名为“安徽省蛇伤与蛇毒研究所”。恢复安徽医科(或中医药)大学的业务隶属关系,作为其下属实质性的研究机构,列入省级科研经费预算。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努力推动安徽蛇类特色医药产业的发展。
3.加快“祁门蛇伤研究所”的现代化建设,重点扶持、孵化该所建设“安徽省蛇毒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加强蛇毒(制剂)抗肿瘤、心脑血管病、皮肤病等实用型研究,充分利用好“祁门蛇伤(药)”的品牌和“产、学、研”为一体的平台优势,努力整合资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恢复并强化“安徽省蛇伤协作组单位”作用,切实开展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适时恢复部分“国(省)药字号”产品,争取率先在国内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等蛇毒制剂”。
4.扶持“中国黄山蛇博园”项目建设(省“86尸、黄山市十大工程)。申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争取打造国内最大的集“祁蛇养殖、培训、旅游、观光、文化、科普、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链和新亮点。
5.做大、做强、做足、做精“蛇文章”。一是结合国家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筹办“第四届世界特色医药暨第七届国际蛇伤与蛇毒学术大会”,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积极筹建“亚洲毒蛇研究中心”。二是借鉴“巴西与泰国蛇药”和“云南白药”发展模式,加快祁蛇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依靠科技创新,发挥蛇类特色医药的优势,整合国内外资源,努力研发与培育“祁蛇养生、保健、美容、护肤类”高端与知名产品。
6.营造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良好氛围。要以“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打造安徽经济发展新引擎”为契机。推动并制定一批能够保护“新安医药”等我省特色的中医药发展的地方政策与法规。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对一些不适应中医药发展实际的标准与规定,及时清理与废除,为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