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在线云招商

产业转移潮到来 泉州企业海外扩张加速

时间:2014-12-31 00:00:00  来源: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作者:

  涨海声中万国商。自古对外贸易繁荣的泉州,不仅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推销商品,如今还将生产的触角伸到了异国他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泉州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5项,投资总额4714万美元,比增3444.36%,实现外经营业额3823万美元。而“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提出,无疑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展开了一幅更大的商海蓝图。

  业界人士指出,企业扎堆出海,关乎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生存,而且是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性和产业的完整性。

  生存空间被挤压 纺企出海寻找洼地

  “很多人不知道,现今越南国内最大的纺织厂,其实是由中国企业天虹纺织集团投资的。”说出这句话时,作为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副会长的陈苍松,既带着作为中国纺织业同行的自豪感,同时也在感叹国内企业生存的困境。

  “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尤其这一两年,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普遍只有不到2%的微利,很多企业都是在微亏的情况下坚持出口,以保全工厂。”陈苍松说。

  国内生产制造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相反,东南亚国家却迎来一波投资利好。熟悉出口市场的陈苍松介绍,目前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出口欧盟的纺织品只需要征收2%—3%的关税,而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需要征收12%左右的关税。此外,正在商议的越欧自由贸易协定,还将给越南带来更多的优惠,据了解,该协定生效后,越南输欧产品的关税将降为零。今年6月,越南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文件,相当于又为越南出口订单开了另一扇大门。

  “可以说,现在只要东南亚国家能接的单,就没有我们的份。”今年以来,已多次深入考察境外投资环境的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施正植介绍,除孟加拉国规定需要通过当地行业协会评估才能投资设厂外,绝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是无门槛或低门槛向境外投资者敞开大门的。可以说,东南亚已经成为各国企业争相进入的投资洼地。

  陈苍松介绍,相比于其他传统行业,纺织服装企业的境外投资资金门槛也更低,大约5万美元就可以开设一家工厂,至于运营成功与否,还要看企业如何组织生产要素。他预测,2015年还将有更多泉州乃至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投资越南的纺织服装行业。

  抓住“抄底”良机 泉企布局发达国家

  一边是寻找投资洼地,另一边则在创造转型机会。紧扣本土产业转型升级趋势,不少泉州制造业企业抓住当前“抄底”良机,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有能力的本土企业通过收购、并购,不仅能获得前沿生产技术,完善现有产业链,甚至还能以此为跳板,撬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今年7月1日,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完成了对德国策尼特公司的收购。据了解,策尼特是德国一家老牌的混凝土砌块及铺路砖机械专业厂家,是全球生产免托板设备技术最成熟的专业厂家,在市场及技术等多领域一直处于行业领导地位,全球拥有超过7000个客户。

  完成此次收购案,福建泉工只用了4个月时间,但对比两国行业精神、专业素养、生产技术的差距,泉工机械董事长傅炳煌感慨良多。他表示,此次并购正是为了带领企业进一步向“专精高”方向转型升级,完成对策尼特的收购后,泉工将“微笑曲线”两端引了进来,借助对方的技术、人才与销售网络,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

  在泉工完成此次境外并购的4个月后,来自泉州食品行业的又一家企业也正式迈开了境外投资步伐。今年11月,晋江巧妈妈食品有限公司设在韩国国家食品产业园的巧妈妈(韩国)株式会社益山工厂举行开工仪式。巧妈妈原本就主打韩式风格食品,此前多个系列产品均是由韩国设计师操刀完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郇继奎透露,赴韩国设厂可以进一步零距离对接、整合韩国人才,利用当地优质的食品产业资源,在世界食品行业内培育更高的美誉度,并借此打开欧美市场。

  全球产业转移潮到来 为生产结构重组留出空间

  泉州企业扎堆赴境外投资,在解决了自身生存或发展问题的同时,是否也意味着本土资产正在流失?

  对于这个问题,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金龙教授认为,泉州企业境外投资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本土不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产业转移到更有成本优势的区域;二是有发展需求又有能力的规模企业,到国外搭建渠道、共建平台、兼并有价值的同类企业等。无论是哪种方式,对于泉州都不存在明显的资金流失问题。

  这种观点得到了响应。曾多次与企业一同前往境外考察市场的泉州市工商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马维斌介绍,“目前到境外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多还是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本身已经存在很大的经营压力。如果在泉州本地能有所发展,相信他们都不会愿意远赴他乡。”他认为,这部分中小企业的出走谈不上资产流失。

  “我们正迎来国际性产业转移潮,现在走出去的泉州传统制造企业,扮演的角色相当于八、九十年代到中国来投资的外企。”陈金龙认为,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维持良性发展,政府应给予更多的良性引导。并且,一部分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转移出去后,也为更合理的生产结构重组留出了空间。

  不过,陈金龙教授提醒,对于外迁东南亚国家的企业而言,值得关注的是当地专业人才素质较低、企业管理冲突等问题。就在几天前,陈教授刚接到一个在越南办厂的学生电话,他希望老师能够为他从本地推荐几位企业高管。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