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四上”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截止11月底,济宁我市拟纳入“四上”企业70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26家,增长46.9%,在全省居第二位。其中,2017年新成立的纳统企业342家,占纳统企业的48.3%;“四下”转“四上”纳入366家,占全部纳统企业的51.7%,初显我市“四上”企业培育“抓大不放小”,全面发展的成果。
“四上”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全市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载体。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从源头上提高数据质量,市委、市政府采取鼓励、奖励、考核等多措施,推行政策主导、经济主管部门牵头、统计部门业务指导,县市区及时跟进培育的工作模式,加大对“四上”企业的培育力度,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11月底,我市新增“四上”企业708家、净增126家,均居全省第二,为济宁经济发展提供增长剂。
从审批情况看,各行业有升有降。规模工业新增350家,同比增长90.2%;建筑业新增47家,去年仅有3家,增长近16倍;批发零售业新增86家,同比下降14%;住宿餐饮业新增16家,同比下降23.8%;规模服务业新增173家,同比增长19.7%;房地产新增47家,同比增长21.9%。
县市区争先进位,成效显著。新增企业居前三名的是邹城、嘉祥、高新区,分别新增92家、90家和65家,其次是兖州新增61家,曲阜58家,任城56家,金乡54家,泗水50家,汶上44家,梁山43家,微山42家,鱼台38家,经开区10家,太白湖5家。除邹城、任城区和高新区净增为负数外,其余县市区均为正增长,净增最多的是嘉祥51家,占全市净增的40.5%,依次是泗水26家,兖州25家,鱼台22家,微山11家,金乡10家,汶上、梁山、曲阜均7家,经开区5家,太白湖2家。
截止11月底我市新增“四上”企业708家,净增126家,均居全省第二名。新增居全省第一的是青岛市,新增1041家,但净增青岛仅居全省第10名。菏泽虽然新增591家,居全省第三,但菏泽年度一(按照国家“四上”审批规定,3-12月每月申报年度内新成立达到规模的单位,年度一、年度二申报有“四下”转为“四上”的单位,即由“小变大”成长型的单位)没有申报“四上”企业,符合规模标准的单位准备在年度二申报,经调度菏泽全年预计新增1300家,我市预计增1060家,所以我市新增“四上”企业预计全年在全省能排第三位,仍居菏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