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在线云招商

山东出台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路线图

时间:2017-09-04 00:00:00  来源:网络  作者: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有关决策部署,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8月22日,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业体系,经济效益保持国内前列。

山东省造船界人士表示,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山东省船舶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意见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制造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部署,指导推动山东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该意见坚持“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的总体思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不仅对补齐科技创新、配套能力等制约发展的短板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对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发展智能制造等明确了任务,有助于促进山东省船舶工业优势资源的整合,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下为全文▼

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推动山东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结合山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基础

山东省船舶工业包括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及配套业四大门类。“十二五”以来,山东省船舶工业积极应对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造船产能过剩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三重压力”影响,加大稳增长、调结构和促转型力度,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初期,山东省造船设施建设及改造提升基本完成,产出效应良好,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国内位于前列。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青岛、烟台、威海形成了造船与修船融合、造海洋工程装备与造大船融合、造船产业与非船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军民融合动态保军基地;实现了由“小、散、弱”向“大、集、强”跨越,形成中央企业主导、地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格局,产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研制交付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高端客滚(箱)船、远洋渔船、海上油气处理压缩系统、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等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拥有4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5个重点实验室(其中国家级2个)、18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4个)、11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3个),9所院校设立与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相关专业。

山东省船舶工业虽然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突出问题。船舶工业技术基础薄弱,研发设计创新体系不健全;近几年引进的研发设计平台多数处于起步阶段,研发设计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船舶研发设计能力薄弱成为最大的短板;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品研发及配套能力明显落后,能够进入船舶产业链的配套产品数量少、档次不高,缺乏知名品牌,导致本地化装船率总体不高;各种所有制的优势没能有效互补,不利于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以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统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的总体思路,以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为机遇,促进山东省船舶工业优势资源的整合,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军民融合,促进资源共享和技术协同创新,构建产业新体系;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行业转型发展的主引擎,面向国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前沿,统筹谋划和推动实现科技创新关键点突破、创新链延伸、多领域集成,促进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整体提升。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产品研发及建造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坚持优化结构。立足山东省实际,发挥特色优势,扬长补短、抓住关键,集中力量发展先进产能,利用倒逼机制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和能力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全面升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质量,创建“好船山东”品牌。

坚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加强军民资源共享,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等方面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大力推进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中间产品智能制造步伐。

坚持开放协同。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利用全球资源高效发展的能力,促进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配套业协同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共进,产学研用及产融紧密配合,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开放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业体系,经济效益保持国内前列。

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到2020年,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5%,国际市场份额力争达到25%以上;超大型散货船、高端客滚(箱)船、化学品船等高技术船舶国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形成2-3个具备自主设计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品牌,基本形成协同创新新模式、新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创新平台,实现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与共性技术的突破,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支撑软件市场满足率超过30%。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获国家“白名单”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省总量的9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世界知名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到2020年,高技术船舶比重大幅提升,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优势更加突出,游艇制造成为新的增长点,本地化配套率提升10%-15%。骨干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配套企业基本建立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体系。

质量效率大幅提升。获国家“白名单”造船企业全面建立精益制造体系,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仓库和智能生产线。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和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97%,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90%。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度明显提高,国家船舶“白名单”企业造船效率达到每修正总吨20工时左右,标杆企业造船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实现稳步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

持续开展海洋结构物水动力系数实验新方法和新理论的研究,构建有创新性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动力实验方法和系统理论;建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平台设备配置布局优化设计模型与方法,提升国产化制造能力。加强深海大型构筑物通用结构设计模型构建及性能研究,继续完善和发展大型复杂结构的大数据“轻量化”优化设计理论研究,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继续推进海洋输送管道(包括柔性管)工程的标准、设计、制造、施工、检测、维修和风险评估的完整性管理理论基础研究和动态模型的构建,以建立起海洋油气输送管道(包括柔性管)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

围绕近海结构物的拆除及清障工程,开展水下管道、电缆、井口及平台等设施的弃置工程技术研究,研制适用不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设施的系列化、绿色环保弃置工艺与技术装备。

依托国家级船舶动力系统基础科研项目,推进智能化集成电机推进器(IMP)系统物理方法测试及集成技术研究,建设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高精度性能测试实验台以及液化天然气(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实验装置的研究及示范。

开展大型船舶智能化网络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分析,对软硬件系统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实现复杂、异构环境下大型智能船舶网络平台及信息平台、机舱设备运行和维护智能系统应用研究,形成具备智能船舶1.0特征的系统构成、数据采集、设备布置、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应用标准和实施规范,建立我国远洋船舶运营智能服务体系,带动智能船舶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环节的发展。

2.建设高水平创新中心

进一步巩固提升现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基础研发优势。

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建设计算与系统仿真公共平台,开展海洋数值模拟海洋环境适应性分析评估;建设考察船共享平台,提高海洋科考资源的利用效率。

围绕海洋油气、矿产和极地资源开发对先进技术及装备的迫切需求,建设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撑开展海洋物探多缆拖曳、钻采、井控、固井、井筒与水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围绕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筹建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海上综合试验基地(场),用于开展海洋工程装备开发等海上试验及测试任务、海洋油气(含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关键技术、海底矿产勘探采集技术研究等。

建设海洋水下设备试验和检测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水下生产系统、海洋能装备、水下电控系统等试验检测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

建设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二次开发和科研项目联合攻关。

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仿真分析实验室(中心)及振动噪声测试实验室,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各个阶段提供整体强度分析、局部强度分析、疲劳分析等仿真分析服务、隔振降噪试验及一体化解决方案。

建设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设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核心配套设备等产品的研发、成果转化、实验、服务和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平台,着力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及成果转化能力。

建设海洋装备智能设计平台,通过对海洋装备基本性能、系统集成、内部布置自动化设计与优化方法的研究,形成船型快速优选、智能化详细设计系统,提高工效,缩短研发设计周期。

3.实施重大专项工程

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组织开展第七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船型开发、关键区域结构设计、安全风险设计与控制、振动噪声控制、高效高精度建造等关键技术研究、关键配套设备国产化应用研究,形成产品的设计和建造能力。

深海空间站。依托山东省船舶工业基础优势,开展深海空间站建设研究,建设完善相关试验设施,积极承接深海空间站设施装备建造。

大型海上构筑物安装及拆除工程船(平台)。围绕海上老旧油田的弃置处理,研制具有海上废弃平台等构筑物及废弃井口、海管、电缆等油气设施处置功能的“海上老旧油田处置半潜式工程船及自升式平台”,形成整套设计技术和作业指导文件,制修订标准与规范,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上老旧油田处置工程船(平台)”品牌,实现工程接单和示范应用。

极地冰区平台。围绕极地冰区资源开发,针对海洋工程装备在极地环境下遇到的挑战,从总体设计、结构设计、装备方面研究应对措施,开展平台防寒、抗冻的伴热系统、冰带区域的抗冰结构设计、露天甲板的抗冰除冰设备、极端环境下的钻井系泊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研究及半潜式钻井/支持平台建造。

智能化深海养殖装备。顺应水产养殖向深远海发展的趋势,针对专项养殖任务,研制适应低高海况水域的大型智能化深远海养殖装备,实现在线监测、自动投料、环境模拟、自动清洁、成鱼回收等多项先进功能。

超大型油船散货船。重点研究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30万吨级油船等低能耗、低排放船型,能耗及排放控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行业标准。

高端客滚船系列船舶。开展大型、豪华、快速、高舒适性、节能环保、且满足安全返港、冰区加强、无限航区、震动噪音等国际规范要求及可以甲醇或天然气为燃料的客滚船、客货船、客箱船等客滚系列船舶研制;继续深化减震降噪技术、薄板装焊技术等豪华客滚船和邮轮建造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承接国内外大中型豪华邮轮的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高端远洋渔船。开展120米南极磷虾捕捞与深加工一体船、77米秋刀鱼/鱿鱼钓船、65-70米双甲板变水层深海拖网渔船、1200-1500总吨美式金枪鱼围网船、58米多功能延绳钓船、5000总吨大型冷藏运输船等船型开发、关键区域结构设计、高效高精度建造等关键技术研究、关键配套设备国产化应用研究,形成产品的设计和建造能力。

江海联运及内河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实施产学研用结合,开展液化天然气(LNG)/柴油双燃料动力船舶风险评估、供气和喷射、控制系统应用技术研究,加快绿色生态环保型船型开发和产品研制,并实现LNG动力(双燃料)发动机、燃气控制系统、LNG储气罐省内配套。

无人艇。采取产学研用模式,联合开发无人艇平台+,模块化设计组合,在技术性能等方面达到国际相应级别的先进水平。

船用低速机。研究、推行船用低速大功率内燃机及双燃料主机核心、关键部件国产化,掌握排放处理技术SCR/EGR系统设计、制造、装配、试验及配机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试验标准。研究智能电控系统的设计规范、系统架构、控制算法,产学研联合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开发。加快低速机性能与结构实验室以及双燃料试验系统建设。

4.实施人才强船战略

充分利用山东省设计及制造优势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开展豪华邮轮、超深水半潜式平台、大功率船用低速机协同攻关,在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鼓励支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联合研究、设计、实验、制造等活动,在政府引导下创建技术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引入全球创新资源,鼓励加大海内外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一批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产业领军人才和国际国内知名人才团队。支持企业并购国外先进研发设计机构和关键配套企业,形成较强的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通过技术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逐步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形成创新能力,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

(二)调整优化布局结构

5.优化区域布局

发挥青岛、烟台、威海等市区位优势,实施智能制造,优化产能结构,打造“总装引领、产业聚集、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及游艇制造基地。结合特色小镇创建,依托济宁市微山县,加快推进内河船舶企业入园进区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为一体的内河标准化船舶基地。着眼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充分发挥东营、淄博、潍坊、德州、泰安、日照等市产业基础优势,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业基地。

6.大力扶植优强企业

对进入省内船舶制造“白名单”的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择优扶强,引导社会资源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促进落后企业转产转业和破产重组。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为支撑,加强同业联合,做大做强一批企业集团群,形成规模化效应,带动创新产业链。在高端客滚(箱)船及豪华游艇、超大型矿砂船及高端远洋渔船、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及海上大型LNG处理装置、船用中高速绿色动力发动机及低振动低噪音船用电机等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制造及管理水平高的世界级先进企业和系统集成总包商;同时,实施差异化、阶梯化发展模式,在水下生产系统、海洋环境探测设备、海洋(深海)物探及勘探设备、海上构筑物安装及拆除工程船(平台)、特种船舶、内河标准化船舶、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等领域努力培育一批有潜力、有高科技含量及成长性机会强的中小企业。

7.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内引外联,实施产学研用的创新联盟,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市场增长潜能,形成海洋新设施、新装备的设计建造产业链;加快具有齐鲁文化的游轮研发,推进游艇游轮产业的发展;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及深海可燃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水下机器人、极地冰区钻机等研发和示范,推进海洋渔场建设。

8.加快“走出去”步伐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推进省内企业与国际相关产业的联盟与合作,不断扩大山东省在国际产能合作中的份额;支持省内海洋油气开发企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服务业等加强战略合作,开展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运营,努力拓展全球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国内外船舶设计与制造规范制修订、争取牵头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提高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在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三)发展先进高效制造模式

9.大力推进智能制造

将智能制造作为山东省船舶工业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以智能焊接技术、涂装、安装为突破口,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建立省内造船企业智能制造项目库。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建设智能制造规范标准体系,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逐步推进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实现山东省智能制造的全方位发展。重点实施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研发应用智能涂装、智能管子加工、三维数控弯板技术、工艺、设备,建设大数据融合的智能车间/工厂示范并形成标准体系,以构建全面推进船舶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管理、维护、检验等全流程的智能化完整管理体系。

10.积极发展“互联网+”与服务型制造

基于山东省现有船舶工业基础及企业转型升级的形势发展要求,对传统造船业进行“互联网+”的升级改造和网络融合,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企业级物联网,并实现供方产品数据、顾客在线服务双向有序延伸。实施网络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服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远程智能监测、检验、诊断,构建全球性产品售后维修服务链,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服务。

11.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支持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引进高效低耗的生产设备,促进生产过程能源利用高效化。推动超高压水除锈、封闭式智能喷漆技术装备应用,采用非人工接触施工。研发高效、节能措施,合理利用再生资源,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建立安全造船技术规范与标准。

(四)构筑中国船舶制造知名品牌

12.提升产品质量

运用模拟仿真和“工业仿真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关键技术与产品的设计能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提高关键零部件和整体产品的制造;丰富检验手段,规范验收标准,确保不合格品检出率;运用质量信息平台技术,强化过程归零管理,实现全程动态控制。

13.推进品牌建设

紧跟市场需求,在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主流船型、重吊船、高端客滚船、豪华游艇、自升式钻井/生产平台、半潜式钻井/支持平台、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半潜式运输船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高信誉度的国际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推动高技术船舶和高端深海工程装备向知名品牌全面拓展。持续提高品牌知名度、推进品牌全球战略,建设齐鲁品牌文化,树立“好船山东”品牌良好形象。

14.强化制造体系管理

在与国际对标的基础上,深入贯彻《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和《中国修船质量标准》,积极参与《中国海工质量标准》的制定,形成供应链质量管理规范,提高配套设备全寿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立覆盖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利用互联网信息融合技术,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现场质量管理监督、精度控制、外包管理和成本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先进检测及测量工具研发应用,推行生产全过程实时质量监督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跟踪技术前沿,做好新一代产品的技术储备,以超前应对技术革命对船舶工业的影响。

(五)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15.促进军民协同创新

鼓励地方企业与军工集团、军地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军民两用先进技术的双向转化及共用。重点推动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动青岛(古镇口)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国内船舶工业军民融合示范样板。

16.推进军民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山东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试验验证设施、制造设施先进优势,鼓励支持省内优势企业(院所)争取军品科研生产资质积极参与军品市场竞争;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企业积极承接制造国防建设急需的高技术产品,努力拓展发展空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大力推行“以自主研发设计为先导、以重大项目集成创新为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山东模式,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实施行业重大创新专项和工程。建立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院士智库服务中心,加强科技决策咨询,提升重大科技决策的科学性,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支持省内各类涉海装备技术创新平台构建互联互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创新体系。定期发布《山东省船舶工业科技研发项目指南》,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实现重点突破。

(二)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

修订完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试行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4号),切实解决山东省在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抵押融资担保能力不足问题;引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丰富融资业务品种,不断拓展对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渠道;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开展船舶买方信贷等业务,加大对在省内骨干船厂订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境外船东的信贷资金投放;加大对船舶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海外并购以及中小船厂业务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信贷融资支持。研究开展船舶工业骨干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引导支持骨干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船舶融资租赁试点。

(三)完善财税保险支持政策

落实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完善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保险补偿办法,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相关品类目录,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首台(套)装备推广应用。;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解决企业“接单难、融资难”等问题。

(四)加强新需求的培育

支持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极地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制;推动海上浮式平台、海洋探测、海洋观光旅游、海洋渔业平台等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加快山东省游艇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政策法规、广告宣传及保险体系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内河船舶油改气,统筹规划建设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济宁至台儿庄船舶航行LNG加注站(点),为推动内河新型绿色船艇的升级换代创造便利条件。

(五)健全多层次人才保障体系

进一步落实山东省对各类人才引进的实施办法,重点发掘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对在该领域工作的国家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在资金、政策和项目方面予以支持,着力培育一批在关键技术领域有重大作用的人才团队。探索建立省内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及其他与涉海专业相关的高校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优化提升山东省高校涉海专业学科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及奖励机制,自上而下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保障各层次人才全面均衡发展,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六)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研究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军民融合创新企业。继续实施《山东省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评价办法》,对进入省内船舶制造“白名单”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游艇研发设计阶段配套产品选型《山东目录》和建造阶段配套产品选用《山东目录》,并向国内外发布。充分发挥山东船舶工业网在政策发布、技术交流、产品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平台作用,推动山东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市、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履行职责,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抓紧完善配套政策,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