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阳江市最大工业项目阳江核电站传来喜讯:3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宣告了阳江发展电力工业、打造广东电力能源基地迈出新的步伐。
过去一年,该市工业园区扩能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都有重要进展。
刚刚过去的2015年,阳江工业经济顶住了下行压力,收获了丰硕果实。有统计数据为证,去年1至11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1689.02亿元、417.2亿元,同比增长13.2%、14.4%,工业经济增长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转型升级,三大产业迅猛发展
去年,该市吹响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进军号,三大产业发展好戏连台。
电力产业稳步发展。核电建设按计划推进,3号机组完成调试。阳西火电3、4号机组建设进展顺利,完工在即。陆地风电装机达到150万千瓦。尤其可贵的是,随着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工,在广东电力能源版图上,阳江不仅凭占全省1/4的装机容量受到重视,还将因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填谷和黑启动等多种特殊作用,成为全省电网的“稳定器”与“调节器”。
五金刀剪产业通过原材料突破、机械装备升级、制作工艺提升、工业设计发展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取得预期经济效益:去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五金刀剪企业实现增加值100.11亿元,同比增长7.6%。
若干年后再回首,阳江的2015年,将因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突破载入史册。利用省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宝贵机遇,我市举措频频、收获连连——投资10.2亿元的英格(阳江)发电机制造项目,进入试投产阶段,江城区党政负责人断言,该项目的垂直风力电机试车成功日,便是江城工业经济翻身时。
去年11月,投资18亿元的山河游艇制造项目用海权获批,吹填土工程迅速推进。游艇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基地即将在高新区港口工业园崛起。
去年10月底,年产200万吨不锈钢热轧项目获省批准立项,为引进冷轧项目创造条件,可以预期,阳江将形成中国最大的高端不锈钢板带生产基地,为打造“华南基础原材料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我市据此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0年,从镍合金到五金制品全产业链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
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阳江属于欠发达地区,仍处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阶段。抓不好招商引资,保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市委书记魏宏广多次强调这句话,表明对阳江所处的方位与前进的方向一直有着坚定而又清醒的判断。
进入2015年,第一场关于全市经济的单项工作会议,便聚焦专业招商,强调党政一把手要联系项目推动项目,定期集中解决问题。
一年来,北京、上海、哈尔滨、齐齐哈尔、大连、烟台、常州、香港、芜湖、邯郸……一座座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城市,留下了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带领的招商队的足迹。
一年来,游艇、镍合金、硅砂、先进装备制造、电子及电路板、五金刀剪、绿色食品……一支支专业队伍奔走在招商的路上。
付出总有回报——新兴铸管、明阳风电、200万吨不锈钢热轧、维达生活用纸……总投资达103亿元的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落户阳江。
此外,历时12年积极争取的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终于在去年冬天开工。该项目一期投资即达76亿元,成为继核电、火电之后,阳江第三大能源项目。
扩能增效,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园区扩能增效,是省委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三大抓手之一。
过去的一年,我市大力推进珠海(阳江)园、中山火炬(阳西)园、珠海(阳江万象)园、阳春园等4个省级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至2015年11月,4个省级产业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6.6亿元,同比增长为26.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55亿元,同比增长30.8%。
抓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全市投入园区开发建设资金8.3亿元。中山火炬(阳西)园连通县城的4条道路打通,产城一体化进一步推进。珠海(阳江)园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推进园区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
抓项目建设。各园区坚持“项目为王”的原则,一年内新引进中光能、博天科技等67个重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258亿元;这一年,新建成昌龙科技、嘉吉饲料、三新实业等37个项目,投资总额40亿元。
抓考核评价。经过精心组织指导,三个园区去年获得2014年度省园区建设考核优秀等次,并获省考核优秀奖励资金2500万元。珠海(阳江)园申报获省扩能增效资金招商选资专题项目资金7000万元。
暖企行动,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2015年,阳江工业既面临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又遭遇国外市场需求不振的困难。此时,阳江的工业企业特别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温暖。为此,市委市政府以更大的力度启动了暖企行动——工业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
针对融资问题,人行牵头月月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经常性地举办金融政策工具培训班,与其对应的是,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月月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中山火炬(阳西)园的广东美味源香料公司上个月还在新三板挂牌成功,开启了阳江企业上市直接融资的先河。
针对办证收费问题,我市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去年8月,实行人员、事项、授权“三集中三到位”改革,11个窗口单位新设行政审批科,集中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办公。为简化审批流程,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实行“三证合一”登记联合办理制。
针对技术创新问题,我市新增5家省级、5家市级工程研发中心,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25所高校向我市53家企业派驻了80名科技特派员,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年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达3000多万元,成为历年来获得支持额度最大的一年,全部用于企业实施科技攻关。此外,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力度,喜之郎公司成为国家首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52家企业之一,金辉公司等企业部分生产流程实现“机器换人”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一年来,挂点企业提出的226个问题中,办结183个,办结率达81%,未办结的问题也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