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在线云招商

粤国企国资加快推进改革 18家过千亿企业涌现

时间:2017-12-08 00:00:00  来源:来源:南方网  作者:

回望近五年,国企制造亮点纷呈,国有企业生机勃勃,动力来自改革。近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国企以创新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在改革中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在国企改革全面提速之际,广东国企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省国资监管企业总体经营趋势向好,经营效益持续增长。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3429.37亿元,同比增长12.17%。营业收入8528.79亿元,同比增长15.30%;利润总额957.41亿元,净利润394.66亿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此外,企业运行企稳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涌现出资产过千亿企业18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17家。在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广东,一批国企率先扛起振兴实体经济的大旗,通过优化主业布局、着力转型升级、商贸“脱虚向实”,广东国企中新兴产业“脱胎”、传统产业“换骨”,在大力发展实业的道路上“换挡提速”。

创新体制机制??

形成创新动力提高创新能力

“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从体制机制入手,重点是形成创新动力、完善创新模式、优化创新环境,最终提高创新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石耀东如是说。

近年来,广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以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系统部署,试点先行,通过实施多项创新举措,在国企国资改革的过程中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7月,维车电商取得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出具的《同意挂牌函》,“这标志着唯车电商向资本市场迈出坚实有力而又极具历史意义的一步,为企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广物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方启超介绍,国有控股、员工持股、专业机构投资者三者并存的创新模式,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

事实上,早在2014年,广东省国资委就从2000多家省属二、三级企业中择优选定50户,重点从体制机制上实施综合改革,努力打造一批行业“单打冠军”。随后,恒健控股公司与建信信托公司分别出资持股51%和49%,组建总额200亿元的广东国有企业重组发展基金,并先后成立新能源、旅游、地下管廊等五个子基金,配套支持试点改革。这也是全国首家支持国企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的市场化运作的基金。

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努力下,目前已有17家完成基金入股和员工持股,5家登陆新三板。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机制体制创新模式正稳步向省属二、三级企业复制推广,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此外,在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广东,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也在有序展开。2016年9月,广东省国资委正式下发专项授权清单,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将粤海、恒健打造成为我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信誉、专业作用,吸引产业、资本、管理、技术等战略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体现出鲜明的广东特色和创新突破。

着力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脱胎”传统产业“换骨”

自上而下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广东国企改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身处于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广东,一大批曾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国企,正走在创新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上。

整滩造埕、扬卤晒盐……在雷州半岛的海盐盐场,延续千年的传统制盐业悄然站上了科技的风口。今年6月,广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盐业”)与以色列IDE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引进海水淡化制盐技术在雷州半岛规模化生产优质海盐,从战略高度补齐广东“有海无盐”的短板。

“该项目大幅提升海盐生产的工艺和效率,配合光伏发电解决能源问题,将实现海盐生产全过程的生态环保。”广东省盐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吕永钟介绍,省盐业集团将以此为突破口,脱虚向实,从“改产品”向“改产业”转变,打造全国一流的食盐及产业链专业企业。

守护广东食盐安全68年的广东盐业,正积极通过创新“接骨”“强骨”,甚至“换骨”,实现了转型升级,重新站上“潮头”。

市场争夺,唯创新者胜。几年来,广东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加强,盈利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省属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8家,拥有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及省级科研机构等各类研发机构193个。

广东针对国企自身短板,不断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国有经济提质增效。

2015年,《广东省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出台,重点建立综合排名和单项奖励机制、项目跟投机制、创新项目贴息机制、超额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等七个机制,优化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企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让身处传统产业的广东国企发出了“新芽”,在体制机制的有力支撑下,广东各地市、各国企在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上也做出了实际行动。2016年7月,广晟公司成功控股东江环保进入环保新兴产业,东江环保则是深交所首家获批发行10亿元绿色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广业集团坚持以“跨界、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谋划新一轮的创新驱动发展,大数据业务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创新项目取得新进展。省联合电服公司与广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完成预付卡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工作,精心策划推出第三方支付品牌“粤通宝”。产权交易集团构建“全口径、全领域、全链条”的非标准化权益交易资本市场,交易宗数稳居全国近300家同业机构第一位。

优化主业布局??

在改革创新中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原来这里杂草丛生,这个鱼塘以前的水都是黑的,现在水清了,路也平了。”梅州丰顺县高美村村民罗楚龙说。在高美村,鱼塘旁边的村广场上,绿色植物与清澈的塘水交相辉映,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

这些村落的华丽转身,是广业集团在丰顺开展全县域环境综合整治的缩影。近年来,广业集团以维护广东“碧水蓝天绿地”为己任,坚持绿色发展,通过优化主业布局,将资源聚集到绿色环保产业上来,资产规模日益壮大,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广东省属国有企业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绿色环保企业。

通过优化主业布局,广业集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贸易业务收入占比由前两年的60%下降至现在的40%,基本形成了环境治理与清洁能源两大主业“双轮驱动”的新格局,绿色环保主业资产占总资产的78%,为打造广东绿色发展最具影响力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目标下,一大批广东国企正积极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把主业做大做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资本规模有限、责任重大,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主业重组有利于改善省属企业“小、散、弱”的现状,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运营平台,

今年10月,广东省属高速公路板块企业重组改革方案获批,以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交通集团”)为主体,整合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从而实现广东省属高速公路板块企业“三合一”。

此次重组后,省交通集团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500公里,管理的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2017年上半年该集团资产总额为3645亿元),资产规模和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在全国省属交通企业继续排名第一。

“这次交通板块的‘华丽联姻’吹响了新一轮省属企业改革‘冲锋号’,必将提升其他板块重组整合的‘加速度’,从而带动整个省属企业的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广东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成指出,此次省属高速公路板块企业整合有“做强做优主业”“提高省属国有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推动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方面意义。

■案例

佛塑科技:自主创新“潮头竞风流”

中国塑料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难以想象,如今身负盛名的佛塑科技曾经由于经营不善,在2009年9月面临生存危机。

“2016年,佛塑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66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26亿元,总资产近50亿元,资产负债率52%。”佛塑科技董事长、党委书记黄丙娣谈起如今的成绩,颇为欣慰。2009年,广新控股集团成为佛塑科技的控股股东后,迅速确立了“经营国际化、产品差异化和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公司发展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公司业绩节节攀升。

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佛塑科技培育和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近五年来,公司申请专利144件,其中发明专利105件,申请PCT专利6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57件,其中国外授权专利2件。公司每年在研发和技改方面的投入超过1亿元,有力保障了公司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黄丙娣介绍。

同时,佛塑科技加大技改技革投入力度,通过差异化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传统优势产品的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走企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佛塑科技孵化出一批优秀企业,大批重点创新项目“潮头竞风流”——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在实现产业化后,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偏光膜材料项目在实现产业化后,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

??? 全媒体 袁佩如 实习生 王佳欣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