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多年稳居广东省区(县)前列,老区罗湖是如何做到的,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决策故事?大梧桐新兴产业、创新金融产业带和口岸经济带为何能成为网络热词,是怎样规划的?罗湖全区资源要怎样统筹,让效能得到提升、城市质量升级?3月23日,罗湖区发改局局长方海波以“双周发布”为平台,创新政务信息公开方式,向公众“讲述政府决策背后的故事”。
“20年前,罗湖就做了深圳第一个旧改——渔民村,这一旧改项目还成为当时全国的标杆。”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表示,罗湖将棚改问题作为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来抓,这一选择是对的,如今棚户区改造模式的影响已经在全市开花了。
棚改只是老区“涅槃”的亮点之一,新时代的罗湖提出以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以“口岸经济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撑点,以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罗湖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
“政府决策的导向可以用四个坚持来概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海波在双周发布现场如是总结。
科学规划▶▶推进罗湖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罗湖这个老城区最近很“潮”:“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创新金融产业带”“口岸经济带”成了网络热词。“罗湖定位和发展战略一直与时俱进,顺应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区情,服从服务于深圳发展大局。”方海波表示,作为深圳这个未来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一分子,必须补齐科技创新这一短板,融入全市的发展大局,同时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于是“大梧桐新兴产业带”诞生了。
目前,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已纳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节点。该产业带重点发展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文化创意、航空航天、生命健康六大产业。目前,包括软通动力华南总部、瀚海基因、中欧金融科技研究院等一批重量级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已正式进驻,已然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红岭路沿线七个产业中心项目将陆续建设并释放出一批优质的产业空间,适合金融业的发展,为此罗湖规划了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口岸这一“罗湖特产”?罗湖的发展规划是把以人员流通为主的口岸,提升为融合口岸两边交融发展的区域,口岸经济带应运而生。
统筹全局▶▶创新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能
“罗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支撑点,需要进一步对标世界先进城市,提升城市质量。”方海波表示,经济质量持续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质量的再提升。2018年,罗湖提出了城市质量提升十大行动,包括统筹资源效能提升、发展空间保障、重点片区建设等共计165项重点工作,旨在以“大更新”重塑大片区,以“大片区”促成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发展惠及大民生。
为推动城市质量提升工作顺利实施,罗湖创新建立“一委两组三机制”的工作机制。方海波介绍,“一委”即成立战略规划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能是保证城市质量提升年各项决策能够集中决策、统一决策。“两组”即成立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民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这两个领导小组统筹全区的产业和民生发展,构建大产业、大民生格局。
为更有效整合资源,确保十大行动165项工作落实落好,罗湖建立“三机制”,即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机制、项目建设领域的协调机制和服务企业的协调机制,以解决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城市质量提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海波认为,“一委两组三机制”有利于各项工作快速、高效、高质的开展和实施,是罗湖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环境、高水平民生和高效能服务的重要保障。
补强短板▶▶未来3年投693亿元解决民生痛点
在双周发布上,罗湖即将推出的三年补短板计划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该计划汇集了教育、医疗卫生、综合交通、市容生态环境、城区安全治理等十大民生领域,出台34项具体短板台账,共计92个项目建设实施,总投资估算达到693亿元。计划到2020年,基本补齐辖区民生短板、欠账,破除广大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
方海波以“三年补短板计划”为例,生动地解说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生成、运行、确定和推进全套机制:首先是“建立项目需求库、项目储备库、年度投资计划”等依次递进的三级生成运行机制;其次,罗湖规定民生项目在列入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前,需经民生项目评估论证会评估论证。评估论证会上,项目相关单位负责人带着项目“路演”、论证、答辩,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和专家代表票决项目是否立项,5年来共评估了154个项目,真正实现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最后,被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将按照年度工作安排细分任务到四个季度各节点督办,并按照四级协调工作机制推进。目前,按照年度工作安排细分任务到四个季度各节点、根据节点安排进行督办、按照四级协调工作机制推进等已纳入2018年政府投资计划的补短板项目。
■纵深阅读
7年5次入围广东经济十强区
罗湖是怎么做到的?
2017年广东省GDP十强区(县)出台,罗湖位列第十名,在此之前,罗湖多次入围十强。取得这一成绩并不容易,因为在十强区(县)中,罗湖建成区面积倒数第二。
但罗湖的“成绩”并不稳定,几次被“挤出”十强。这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省内后起之秀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产业,吸引许多优秀企业进驻,而罗湖的土地储备不足,短板明显。
面对困境,罗湖用“创新”和“变革”破局。2017年保持十强区的成绩,就是罗湖改革创新成绩的一种体现。其背后的政府决策力量,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和民生领域的探索和突破,都是罗湖破局的方式。
“亩产”GDP全市第二:老区罗湖稳步向前
“第一”一直是罗湖发展的关键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罗湖开创了诸多先河:这里诞生了第一个万元户村——渔民村,第一家上市的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全国首家证券交易所——深交所,新中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是在罗湖这片土地上敲下去的,还有新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第一家中外合资宾馆,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第一家物业管理的商品房小区,它们都诞生在罗湖……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罗湖实力:每平方公里的GDP产出在深圳市名列第二,综合能耗全市最低,第三产业的占GDP比重超过95%;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均超过70%。“可以说,罗湖是锻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坐标。”方海波说。
三次转型,让罗湖发展的脚步稳健而又迅速。方海波介绍,从停止审批“三来一补”项目,推动罗湖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转变;到实施“商业旺区”战略,突出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金融、商贸等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再到全面规划建设“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加快构建“北科技创新、南金融商贸”的产业格局,并积极融入全市产业发展大局。每一次,罗湖都顺势而为,实现华丽转身。
振兴求变:打造“政策高地”“民生高地”
罗湖近年来几次跌出前十,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罗湖可谓“压力山大”,如何突破困局?
罗湖选择转型。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量。谁能率先突破,谁就会赢得先机、占据主动权。罗湖将推动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提档增速,加快红岗国际创新广场建设,扩展空间资源,新增产业空间50万平方米。
今年,罗湖计划引进和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高新企业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申报创建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主的粤港澳城市大学,引进“千人计划”“孔雀计划”团队超2个。
2018年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罗湖将坚持消费引领、创新开路双轮驱动,持续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加快实现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做优做强金融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风险投资等创新金融。对标国际一流消费城市,构建“一河六圈一带”全域消费新格局,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
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聚焦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等产业链高端都是罗湖重点发力的领域。罗湖将围绕构建以总部经济为引领,咨询、会计、法律等重点领域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制定促进优质服务业发展的务实举措,构建现代服务业“政策高地”。
在经济振兴方面全面部署之外,罗湖还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体现了先进性和创新性:罗湖区人民医院获评“三甲”,罗湖医改模式被推广全国;成立6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和3个幼教集团,推动18所学校“上天入地”;帮扶1356个困难家庭和学生,为4万多名60岁以上户籍老人购买意外险……
罗湖的民生建设让越来越多的罗湖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满足感。今年,罗湖还将打造“罗湖医改3.0版”,新增10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计划落实15块规划教育用地整备,完成锦田小学等7所学校新改扩建;新增养老机构2个,让罗湖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时优化“民生微实事”生成机制,启动1300个微实事项目,提高实施效率。
质量提升:十大行动破解三大难题
老城区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罗湖目前需要做好三件事:打破空间限制、解决人才不足以及打造产业新业态。
在马敬仁看来,通过旧改、棚改等方式实现城市更新,发展“地下罗湖”有助于突破空间发展瓶颈。
在产业方面,给既有优势产业插上创新翅膀,让老树发新芽,用新产业、新动能来增强经济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以高校科研为中心的创新综合体,则能为罗湖带来无形的文化援助和充足的人才资源。”马敬仁说,较有吸引力的房价物价,在医养结合、未来教育上的新探索都为罗湖这个老城区“蝶变”提供了方向。
对于这三大挑战,罗湖也提出了应对之策。3月14日召开的罗湖区2018年城市质量提升工作会议提出,罗湖将重点推出的“十大行动”,包括发展空间保障、产业集聚升级、改革攻坚突破行动等。这同样是发改局在双周发布现场所提及的重点议题。
空间保障方面,为新兴的产业释放发展空间,在重点片区着力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创新金融产业带”和“口岸经济带”三个产业带。产业升级则聚焦创建四个区,分别是消费中心核心区、黄金珠宝产业聚集区、深港商务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和粤港澳版权产业先行区。改革攻坚方面,要通过改革政府投资项目运行机制、营商环境、城市管理体制等六大领域的改革,推动各项工作快速、高效、高质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