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在线云招商

兴业:“六篇文章”助推县域经济腾飞

时间:2017-07-21 00:00:00  来源: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从2013年到2016年,兴业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08.67亿元增加到150.44亿元,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由7.97亿元增加到10.96亿元,年均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99.04亿元增加到149.81亿元,年均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4.44亿元增加到33.01亿元,年均增长10.5%。

2017年上半年,兴业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11亿元,增长6.0%;规上工业总产值55.59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48亿元,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8亿元,增长8.5%。先后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及广西畜禽产业化示范区、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发动机”。一个地方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的崛起与兴盛。党的十八大以来,兴业县认真贯彻自治区和玉林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目标,立足县情实际,以“龙头带动、园区拉动、创新驱动、产业互动、城乡联动、精准行动”为主线,以“六篇文章”为主要措施,实现培育龙头带动产业、建设园区集聚产业、抓好创新做活产业、壮大产业富一方经济,县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突出龙头带动 产业发展成效突出

近年来,兴业县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2013年以来,共培育“四上”企业80家。

在现代农业方面,兴业县有春茂集团、温氏公司、广西兴业百谷米业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5亿元以上3家、1亿元以上4家,培育了禽畜、粮食、果蔬、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六大示范特色产业。2016年,该县共出栏家禽8625万羽,排全区第一;出栏生猪72.84万头,排全区第十;肉鸡规模化养殖达到90%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达到80%以上,全县肉类总产量17万吨,畜牧渔业产值实现45.34亿元。2017年全县家禽、生猪出栏量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已出栏家禽4092万羽,已出栏生猪39.28万头。

在工业方面,兴业县以恒丰建材、兴业海螺、利而安化工、广西汽牛农业机械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从龙头到配套企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了建材、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四大传统产业;引进了中广核风电、兴业诚钢等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中广核葵阳风电场、双成碳酸钙、恒庆水泥等重大项目建设,广西单机容量最大的风能发电项目中广核葵阳风电场列为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碳酸钙产业已列入自治区碳酸钙产业中长期规划,以碳酸钙、稀土为主的新材料和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成规模,工业成为经济增长引擎。

在三产方面,以云天房地产、祥龙房地产等企业为示范,大力发展批发零售、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以兴业电子商务产业园、自治区四星级乡

村旅游区庞大福生态农庄、兴业县五指峰茶厂农家乐等20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为示范,加快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2013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7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59亿元。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同比增长77.33%;旅游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155%。三产占比逐年提高,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7.65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1.68%。

突出园区拉动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兴业县大手笔整合工业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建成“一区四园”:“一区”即兴业县工业集中区,“四园”即兴业县工业集中区下设的石南食品产业园、葵阳建材产业园、大平山机械产业园、兴业轻化产业园。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85亿元,建成标准厂房27.5万平方米,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不断优化,聚集效应有效发挥,入驻企业126家。2016年9月经自治区工信委同意,玉林市新材料产业园落户兴业县,该园区由葵阳碳酸钙产业园和大平山稀土深加工产业园组成。目前,大平山产业园有春茂集团、利维重工、广西六万林场胶合板等42家企业及项目落户园区;葵阳产业园有兴业海螺、诚钢碳酸钙、三泰钙业、双成碳酸钙等25家企业及项目落户园区;石南食品产业园已有和丰禽业、温氏家禽、温氏畜牧等多家企业落户园区;兴业轻化产业园已有利而安化工、同兴化工等多家企业落户园区,形成了建材、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集聚群。2016年,园区总产值100.8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0.96%,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突出创新驱动 活力后劲明显增强

兴业县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发展,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出台了“1+7”文件体系,全力推进了经济体制、投融资、农村产权、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运用PPP等投融资模式,累计完成融资55亿元,其中PPP项目融资22.76亿元。积极引导助推企业上市,新增上市企业1家、在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挂牌融资企业6家。建材、机械、食品加工、化工四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59.52亿元。先行探索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创新推进工业“上山”,在一片山头上建起了大平山机械产业园工业城,迅速发展成为桂东南地区新兴的机械产业基地,成为玉林市乃至广西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的示范典型。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广西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的“五区联创”,凤鸣雅江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区获评为三星级广西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兴业农业科技园区获批为第二批“广西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型”现代农业初步见效,以现代农业信息平台实现对11个企业或种植基地进行生产源头管控。创新推广“高架床+益生菌”养殖模式,率先在全区实现“生态养殖”示范点镇镇全覆盖,传统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型。目前,该县建设高架床生态养殖示范点(区)27个,共有生猪高架床养殖楼54幢,集中养殖生猪5.85万头。全县添加益生菌饲喂生猪36万多头,占全县存栏生猪数的56%。

突出产业互动 三产融合初具规模

兴业县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初步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性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家庭农场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6家,其中广西兴业英丰水稻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第一车间”,建成玉林最大的食用菌基地广西福兴食用菌基地,石南镇南乡大水蔬菜基地获得“国家蔬菜标准园”称号,建有无公害生产基地26个,各类基地13.5万亩。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同时,兴业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运营,云天商贸城、卖酒金泽金现代物流园、群邦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及“智慧农业”市场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引进了四川中航通用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鹿峰山——天外天旅游项目、陈宁湖休闲度假区项目和龙潭林场生态养生旅游项目,为农产品升级、组合、包装变成旅游商品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兴业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与和丰禽业、百谷米业、绿峰茶厂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了精米、肉鸡、茶叶等17个种类29个牌子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全县现有种养业“三品”认证产品33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1个,广西名牌产品6个,广西著名商标4个,有机品牌3个,打造了“金大叔”“春云直上”“全上品”等区内外闻名的农业品牌。2016年以来,电商产业园累计销售总额达6000多万元。

突出城乡联动 群众幸福指数提升

兴业县扎实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初见雏形,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快速通道、县域畅达通道、农村便捷通道建设加快,区域性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完成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兴业段)主体工程和兴业火车站站台改造,实现兴业人民的动车梦;配合完成玉石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城市公交开通运行,结束了县城区无公交车的历史;兴业大道建成通车,迎宾大道扩建工程、南街延长线等一批城区主干道,玉林至桂平二级路兴业段、蒲塘至高峰三级路提级改造等项目顺利完成;全县214个村、社区(居委会)全部实现通硬化路。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香山公园、东龙森林公园建成开放,兴业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五个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竣工使用;完成村级卫生室改造工作,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98.75%以上;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高考成绩逐年创历史新高,今年实现了“六连增”;建成兴业首家数字电影院,《民歌中国》《妈勒访天边》等艺术精品走进兴业,丰富了群众生活,提高了群众艺术品味。美丽乡村建设扮靓美丽兴业,石南镇、大平山镇获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山心镇升平社区等52个村获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大平山镇陈村获评为广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卖酒镇周覃社区村头自然村等4个自然村获评为广西“绿色村屯”。名镇名村建设成效凸显,城隍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广西城镇建设百镇示范工程镇,葵阳镇葵联村榜山村、城隍镇大西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城隍镇、石南镇庞村分别获得了玉林市第二批特色岭南文化名镇、文化名村称号。

突出精准行动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作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兴业县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组织领导网格化、信息管理动态化、脱贫措施精准化、宣传发动立体化、资金监管规范化、督促检查常态化的“六化联动”为引领,聚焦精准、着力精准,扶持生产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教育扶智帮助一批、转移就业扶持一批、医疗救助解困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等“六个一批”精准行动和“三统一”、贫困村提升工程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15年10月以来,该县识别出贫困村92个、村民小组(自然村)133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9029户、贫困人口75595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为11.7%。2016年,顺利完成20个贫困村出列、7625人脱贫。2017年,力争实现5.18万贫困人口脱贫,3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目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三批产业发展资金共5607.8万元均已下拨到位,已成熟的52个贫困村产业项目正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87%,预计今年8月前扶贫小区住宅楼能全部封顶,11月20日小区总体完成并交付使用。“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月活动”等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成效明显,有1200多人签订就业意向。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