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天府新区很热。国内首个“独角兽”平台、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新经济产业载体,即将在这里诞生。为了让这个岛屿具备国际视野,成都面向全球征集了设计方案,目前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福斯特及合伙人有限公司、摩弗西斯事务所等8家国际顶尖机构的设计方案入选。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北京,这股由新经济孕育的风,也吹进了诸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心里,成为小组讨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大家普遍认为,在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重塑经济竞争优势已成为成都势在必行的选择。
“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新经济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是巨大的。”全国人大代表里赞相信,大力发展新经济,为成都追赶甚至弯道超车,跻身世界城市提供了机遇期。
“我们欣喜地看到,成都在新经济发展方面有超前意识,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委员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新经济发展。”里赞说,随着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成都正成为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
新突破新增新经济企业3.3万户今年成都将建新经济企业库
2018年1月13日,元旦刚过不久,成都市召开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会议明确,成都将发展新兴服务形态,到2020年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5000亿元。
成都创客阎利珉也在这次大会上发了言。作为果小美的创始人兼CEO,他的团队正通过新零售解决零售终端与消费者最后10米的距离问题。目前,果小美从成都出发,正在全国进行地毯式的扩张,已经进入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近百个城市,并仅用半年时间连续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5亿人民币。预计今年累计铺设100万个货架,按照每个货架一天10单计算,将有机会成为千万单俱乐部。
事实上,果小美的迅速成长只是成都市新经济企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成都正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从企业注册数据来看,新经济群体不断扩大,让成都市新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去年,成都市新增新经济企业3.3万户,增长57.9%;新增科技型企业2万家,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4位,正逐步成为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
此前,赛迪城市经济竞争力百强榜显示,成都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名,新经济竞争力得分超过杭州、武汉、天津、南京等“新一线城市”。从发展潜力和动力来看,成都以优异的产业基础、领先的新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成都将成为未来全国城市新经济发展的中心、策源地和新引擎。
对此,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成都将以成长为导向,加快新经济企业培育,建立新经济企业库,制定新经济企业评价标准,建设新经济企业数据统计体系,做好全市新经济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的统计测算,出台新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推动新经济政策落地落实,打造从初创企业到独角兽企业的新经济企业发展梯队,助推新经济企业快速成长。紧盯新经济领域产业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带动效应明显的重点行业,大力引进领军型、平台型、创新型企业来蓉落户。
新动能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
去年9月,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一职落槌,标志着这个为统筹推进新经济发展而专设的部门正式启动运转。作为国内首个设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城市,足见成都对新经济的重视。
记者了解到,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定位为立足成都、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新经济发展研究方面的顶级智库,将为成都市新经济发展提供态势感知、趋势预测、政策设计、决策判断、平台运营、对外合作、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撑,使成都尽快迈入全国、全球新经济发展第一梯队,成为全国新经济制度创新高点和发展引领高地。
两个月后,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拉开帷幕,确定了成都发展新经济的基本路径。成都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力争全市新经济企业达到10万家以上,其中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科技创业者规模突破28万人。
此外,成都更首次提出构建7大新经济产业核心区和若干产业功能区布局。这7大产业核心区分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核心区、“智能制造”产业核心区、“数字娱乐”产业核心区、“大健康”产业核心区和“新金融”产业核心区。
一场由政府引导,产业搭台的新经济发展之路由此开启。
而在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成都将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实施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形成“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力争新增新经济企业50家以上,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打造一批新经济核心区和集聚发展区。
新发展做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成都去年引才超过10万人
很多人都说,成都是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事实上,成都市正在将这种口口相传变成一张张名片,并散播到五湖四海。
近年来,成都连续被国内外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在15个“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高居榜首;被米尔肯研究所评为2017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咨询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成都的新经济竞争力以31.15分位列全国第七、居中西部城市第一名。
去年11月初,中国最大的基于互联网生活服务类平台58集团与成都市锦江区签署重磅协议。58集团将累计投资约30亿元,在锦江区打造“58新经济产业园区”,并让全国新业务运营中心、保险金融全国总部、全国生活服务数据中心和西部结算中心项目在此安家。值得关注的是,该集团旗下的全国生活服务数据中心,亦是成都市首个生活服务类数据中心,必将对成都市的新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引领作用。
发酵还在继续。目前果小美也已与成都高新区签约,将投资总额5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建设果小美全国总部基地和全国销售网络基地。包括总部研发基地,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智慧物流研发实验室,运营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智能无人仓储管理系统和供应链体系。
锤子科技也宣布,将把“整个家”都搬到成都。公司创始人、CEO罗永浩带着他的创业团队在成都走了一圈,就坚定了团队来成都的决心。而全球领先的文化娱乐产业集团——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也宣布,其西南总部入驻成华区。
市场看好,人才红利也随之而来。2017年,成都大力实施“蓉漂”计划,当年7月推出的“人才新政12条”,让人才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乐业,对外籍人才推出“实习签证”“创业签证”,目前已引才逾10万人。仅在成都市高新区,“海外行”“城市行”和“校园行”等专项引才工程就成功引进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4名院士、10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同时,政府继续简政便民,释放出大众创新的新活力。记者了解到,成都把原来群众办事需要的各类证明,从313项砍到15项,把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前置条件取消了279项,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近两年,成都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58.4万户,年均增速达34.1%。其中,科技企业2439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1家,共享经济企业超过100家。
代表委员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里赞:成都跻身世界城市机遇已到
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新经济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是巨大的。我们欣喜地看到,成都在新经济发展方面有超前意识,例如,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委员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新经济发展。随着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成都正成为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而发展新经济,也为成都追赶甚至弯道超车、跻身世界城市提供了机遇期。全国人大代表王麒:新经济新动能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力量
目前,成都提出要建立新经济企业俱乐部,构建开放式的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常态化交流平台。另外,成都还建立了2亿元规模的新经济天使投资基金,并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信息共享开放平台。这些举措都很好地促进了新经济发展,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随着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推动,定能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力量,使成都成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通道上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陈新有:未来成都会诞生多家独角兽企业
2017年四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超年度目标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十个经济大省之首。这样的成绩,不单单是“实体经济的回暖”,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步体现。目前,成都已经是新经济产业高地,在新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新动能的培育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如今成都无论从人才培养还是人才吸引上,优势都很明显,未来成都会诞生多家独角兽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李正国: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关键。要知道,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就是保护持续创新的动力。结合长期的律师工作经验,我认为,在成都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对于知识产权,需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从注册登记、成果转化、转让保护等多环节加大保护力度。同时,应创新方式和手段,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充分发挥律师群体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应尽快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场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殷航杜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