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科技局获悉,科技部日前下发了《关于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通知》,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
我市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在军民融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水稻育种、蛹虫草产业化开发、破壁花粉产业化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农业基础产业方面,我市也有着明显优势。其中,“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以水稻制种为主的生物种业,“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精品蚕桑产业,“道地中药材综合开发”中的涪城麦冬产业,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农旅结合的休闲观光旅游业等产业优势,也为我市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我市在涪城、安县、三台、江油(大康、九岭)已建有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与京东、阿里巴巴等全国知名电商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我市拥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2000余人,农村实用人才近20万人,有市农科院、西南科技大学等农作物科研育种机构13家,都为绵阳现代农业建设发挥着引导和支撑作用。
“此次我市申报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很大程度上依托了我市现有的省级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势,并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有机结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涉及涪城区、三台县、安县、江油市、游仙区、盐亭县、梓潼县7个县市(区)。其中,核心区涉及涪城区关帝镇、杨家镇、玉皇镇3个乡镇;示范区涉及涪城区金峰镇、石洞乡,三台县芦溪镇、花园镇、建设镇、老马乡,安县兴仁乡、黄土镇、花荄镇;辐射区涉及三台县、江油市、游仙区、梓潼县、盐亭县。根据申报方案,园区建设在今年全面启动,2018年底全面完成。建成后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实现园区信息100%覆盖,农业企业100%触网,并同步推进核辐射育种基地、道地中药材大型综合集散区等示范基地建设。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将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经验、搞好示范,着力培育全市、全省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该园区将有效整合全市各类农业优势资源,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科技为支撑,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动力、新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以多产业的跨界融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幅提高我市农业整体水平和科技含量,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市、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