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在线云招商

贵州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年成效显著

时间:2017-09-26 00:00:00  来源:网络  作者: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岩溶地区,贵州省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之一。

“以前到处都是石头,山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棵小树。”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青山,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村民燕启富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由于石多土少,茶香村村民祖祖辈辈只能种些玉米、洋芋糊口。为了生计,人们就盗伐周边山上的树木,运到集市上去卖钱。大树砍光了就砍小树,山岭越来越秃……数据显示,到上世纪末,贵州省石漠化面积高达3.25万平方公里,另有4.4万平方公里呈石漠化趋势。

1998年,国家试点天然林保护工程,贵州被列为试点省份之一。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在贵州全面启动。从此,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全部叫停,所有以天然林为原料的木材加工厂也全部关闭,全省累计减少商品材消耗509万立方米。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近20年来,贵州省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511.7万亩,抚育国有中幼林96.6万亩,营造示范林1.8万亩,建设种苗基地68个。”贵州省天然林保护中心主任黄以黔说。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镇,记者遇到正在巡山的护林员吴瑞。他管护着5822亩公益林,每天巡山8小时,差不多要3天才能走完一遍。目前,在贵州,像吴瑞这样的护林员有25000人。除了护林员,贵州还有林管员,负责监督护林员履行职责。

据统计,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贵州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森林蓄积量实现大幅增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贵州省特有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20年前只有750只,现在已增加到850只;黑叶猴从68群652只增加到76群730只。

造林护林、生态修复,也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吴瑞以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除去日常开销,每年能带回家的钱并不多,如今在家门口当护林员,年工资收入近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曾经贫困的茶香村,如今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楼房,有的还在县城买了商品房。让茶香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石头山上种植的刺梨。龙里县林业局副局长高贵龙告诉记者,刺梨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医学价值。“茶香村的刺梨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年都有很多订单。去年分红,社员人均拿到12万多元。”身为茶香村有机刺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燕启富说。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镇绞便村,徐绍勇带领500多个农户在荒山上种了4500亩油茶,建成高屯侗都花果山油茶产业示范园区。油茶林里散养了4万只生态鸡,游客只需交20元钱,就可进山随便捡鸡蛋,引得城里居民纷至沓来。作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产业项目,高屯侗都花果山油茶产业示范园区依靠茶旅一体化的经营思路,2016年实现收益396万元。黎平县副县长石文远告诉记者,黎平县茶叶已由过去的1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8万亩,年综合产值超过6.9亿元。

如今,贵州省林产品品牌打造已迈出坚实步伐。2016年,安顺金刺梨、关岭火龙果、关岭牛等10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17年,凯里水晶葡萄、贵州绿茶、都匀毛尖茶成为农业部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