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位于绵阳中心城区东南部,绵阳母亲河涪江下游东岸。距绵阳城市中心10公里,成都100公里,南郊机场9公里。有绵盐高等级公路、绵阳城市二环、绕城高速与绵阳城区和各县市区紧密相连,经绵-遂-渝高速农科区出口通道与绵广高速、成绵高速互通相融。园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坝区(核心区)12.16平方公里,丘区15.7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万,辖9个行政村(含5个社区)、92个合作社(居民小组)。
更多>>Enter the park
园区位于绵阳中心城区东南部,绵阳母亲河涪江下游东岸。距绵阳城市中心10公里,成都100公里,南郊机场9公里。有绵盐高等级公路、绵阳城市二环、绕城高速与绵阳城区和各县市区紧密相连,经绵-遂-渝高速农科区出口通道与绵广高速、成绵高速互通相融。园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坝区(核心区)12.16平方公里,丘区15.7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万,辖9个行政村(含5个社区)、92个合作社(居民小组)。
更多>>location advantage
建区以来,绵阳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各部委和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和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都曾在绵阳高新区留下了足迹、智慧和汗水。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和全区人民的努力下,绵阳高新区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 一、全区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2009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19亿元、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8亿元、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81亿元、增长25.50%(区属实现GDP 40.4亿元、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6亿元、增长3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24.5%),新增规模企业10家,实现财政收入5.79亿元、增长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5亿元、增长49.25%,出口创汇达5.1531亿美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区本级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6.3%、40.0%、29.8%、增长30.0%;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1%、28.7%、30.9%、增长24.5%);财政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2.0%、36.8%、50.0%、48.11%。 绵阳高新区产业结构合理,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以汽车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体系。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其中:以长虹集团、九洲集团、普思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占全区总产值的80%以上;以西普化工、东方特塑、长鑫新材料、仁智实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占全区总产值的4%;以华晨汽车、华驰方向机、德鑫机械等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占全区总产值的4.7%;以一康制药、光友公司、铁骑力士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及食品产业占全区总产值的4.8%。骨干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区总产值达到90%,企业数占全区企业总数的50%以上。未来几年内,随着高新区正在建设的世界 500强艾默生网络能源绵阳项目、新晨动力50万台发动机及变速箱项目、长智光电、中国重汽绵阳基地、电子九所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的推进,高新区产业集群化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配套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带动示范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绵阳高新区科技优势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强。区内建立了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数字视听产业园,建立了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和绵阳科技城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个,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7个,与国外大企业联合建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8个,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企业博士后流动站3个。目前正在筹建国家级的集成电路设计与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火炬创新创业园。 绵阳高新区始终按照国际化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积极推进了一系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营造了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建立了“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实行了“一站式”服务,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为进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规范、高效、快捷的行政服务,成为了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和最具增长潜力的投资区域。17年来,已完成28平方公里的区域综合开发,累计引进外资15亿美元,内资280亿元,引进了美国等10 多个国家(地区)的800多家工业企业入驻。绵阳出口加工区已于2007年11月1日封关运行,目前有普思、虹锐、联康等企业入驻,推动了经济的外向型、国际化发展。2009年出口加工区建设管理荣获海关总署考评中西部第三名。 绵阳高新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系健全。现有高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共有教职工682人,在校学生12437人。其中火炬实验小学多次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先后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教育学会“生命教育实验基地”等荣誉。有医疗机构6所,其中富临医院、高新区医院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医疗条件。 二、5.12地震绵阳高新区受灾情况 5.12特大地震灾害致使绵阳高新区伤亡195人(其中死亡失踪35人);房屋倒塌1579户14.28万平方米,房屋受损368万平方米;600多家企业厂房严重受损,生产全部停工;城市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受损,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垮塌损毁严重。全区累计经济损失达49.13亿元。其中:全区11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400余户中小企业厂房坍塌面积5万余平方米、厂房受损面积50多万平方米、设备受损1300多台套,原材料半成品损失过亿元,据统计(不含长虹),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2亿元;科技孵化平台及孵化企业受损面积达4.26万平米,区科技系统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达7000多万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受损面积达193564㎡,受灾金额达3260万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损失金额3360万元,辖区城镇居民房屋倒塌254户,受损无法入住4772户;全区11所中小学校死亡学生5人,受灾面积共42773㎡,1所学校需全部拆除重建,其余学校校舍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3189.6万元;全区共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受损4055平方米,房屋损失734.5万元,设备损失3万元,共计737.5万元;一所乡镇卫生院完全损毁,两个计生站房屋受损面积942平方米,设备损失近460件(台、套),直接经济损失2544.4万元。牲畜死亡3001头。 三、高新区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全力加快城乡居民住房重建。我区需重建农房3366户,加固10550户,目前已全部完工。需重建城镇住房832户,完工691户,占83.05%;在建141户,占16.95%。需维修加固13407户,已全部完工。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灾后重建。16个基础设施项目灾后重建,菩提寺南北干道及防洪沟工程、广东金发产业园北侧道路工程、绵广高速南侧道路工程、草溪河堤工程已完工;石桥铺1号路、2号路,烟厂东西两侧道路工程,安昌河菩提寺大桥工程、钢材交易市场及物流园南侧道路工程、菩提寺东西干道工程正抢抓进度,抓紧完成;石桥铺污水提升泵站、双碑片区东西干道、双碑东街延长段正紧锣密鼓地组织实施。 强力加快产业项目灾后恢复重建。46个产业项目灾后恢复重建,到位资金12.8149亿元。累计已完工21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5个项目。建立灾后恢复重建督促检查和现场办公制度,实行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加快社会事业灾后重建工作。全区5所学校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火炬一小、兴业路小学校主体已全部完工;石桥铺中学、火炬三小、虹苑路小学已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8月20日前交付使用。医疗卫生设施灾后恢复重建涉及的高新区计生服务中心和高新区疾控中心合并建设的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9月底前完工。 加快基层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高新区军干站、服务性综合办公楼、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居委会永兴镇13个村、社区居委会重建进展顺利;高新区石桥铺派出所办公大楼已完工。高新区法院办公楼、高新区法院审判庭正抓紧建设。河边、磨家两镇已完成24个灾后重建项目。 面对灾后重建和“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按照国家对高新区发展“四位一体”的要求,绵阳高新区将充分发挥在绵阳科技城建设中的龙头和主力军作用,深入实施“工业强区、科技兴区、三产富区、环境立区”四大战略,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力争“三年再造一个高新区,五年工业产值过千亿”,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绵阳科技城的产业集聚地、创新基地、对外开放窗口和重要经济增长极,为最终把绵阳高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一流国家高新区而努力奋斗。
更多>>News
Investment Guide
Favoured policy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五免五减
租金补贴、税收抵租金
低价优惠、3-6个月办理土地证
购房补贴、工资津贴、人才引进、积分落户
低息贷款、产业基金财政补贴、配套资金支持
征收 15% 企业所得税
专业团队全程为您服务